【农村金融时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峭指出,农产品价格风险具有系统性、周期性、波动性、突发性等特点。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管理未来有两种途径:一是农业收入保险+再保险,该模式适合种植业农产品;一是农业价格(收益)保险+期货/期权,该模式更适合养殖业畜产品及现货农产品。
张峭表示,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功能和套期保值功能。可以运用期货价格设定保险产品中的保障价格,保障价格可以是预期价格,也可以是预期价格一定的比例。还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风险对冲功能或风险管理功能来分散转移价格风险。
目前,“保险+期货”实践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市场上大多数产品主要保障的是期货主力合约的价格波动,而期货主力合约和非主力合约、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存在着两类基差风险。这两类基差风险实际留给了生产者(投保人),造成实际保障的风险和生产经营面临的价格风险不能完全匹配。在这个过程中,保险仅作为期货市场的一个通道存在,没有真正发挥保险的功能。
张峭表示,“保险+期货”应该是保现货价格,通过价格保险把价格风险转移走;通过期货市场转移主力合约的系统性风险;主力和非主力合约之间的基差风险是一种随机风险,可以通过保险公司自留或通过再保险市场转移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