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建菲
【农村金融时报】
在西藏拉萨街头行驶的一辆公交车上,七十多岁的桑塔掏出新买的智能手机,打开云闪付APP,“嘀”地一声扫码完成车票支付。“刷一下手机就能买票,确实很方便。”桑塔说道。
这辆贴着“乘公交用云闪付”信息指示牌的公交车,体现了西藏居民日常生活的数字化改变,也展现了我国移动支付便民工程遍及城乡的发展成效。
拓展服务场景
移动支付普惠民生
2018年12月,拉萨公交上线云闪付乘车码,这是继银联金融IC卡挥卡闪付和银联手机闪付之后,拉萨公交实现的第三种智能支付方式。至此,在雪域高原,乘客可以和东部地区一线城市的居民一样,方便、快捷地通过数字化支付方式乘车。
这是银联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经过银行业多年的协力布局,银联便民服务网络从100个示范城市向全国辐射,逐步渗透到交通、餐饮、零售、文旅、教育、医疗、公共缴费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日常生产生活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需求。
目前,包含云闪付APP、银联手机闪付、银联二维码在内的各类银联移动支付方式已在全国范围内1800余个商圈受理使用,涵盖机场、高铁、高速服务区、地铁站、购物中心等五大类生活场景。
在交通领域,银联移动支付解决方案覆盖了超过1750个地市及县区公交和39个城市地铁。在零售、餐饮、文旅、数字政务等场景,银联产品累计覆盖了全国超过30万家商店、10万家餐饮门店、约1700个景区、150个酒店品牌的2.5万家门店。
下沉服务市场
便民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不论是城市街角,还是乡村田头,银联通过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实现“便民无温差”,让不同地区、不同用户按需受惠,共享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银联加速推进便民工程向县域农村延伸,打造了90个“移动支付引领县”,建设了近3万个“惠农站”,加快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提档升级。
银联以云闪付APP为推广平台及支付链路,携手各地方政府打造智慧农产品收购案例,协助完成交易金额超3000万元。银联还联合部分商业银行发行3220万张乡村振兴主题银行卡,为农民提供农资购买、授信贷款等针对性服务,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推进普惠金融建设。
在四川广元凉山,银联打造的助农取款服务点,带动所在街道发展为“云闪付一条街”。村民在服务点转账、交水电费,享受便捷的支付体验。
在山东寿光,近30%蔬菜供销合作社通过银联提供的产销服务平台对接产销需求,高效、便捷地完成资金结算。
这样的例子遍布中国的城市和乡村。在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的引领下,支付变得更方便,金融服务覆盖面更广,人民日常生活更便捷。
作为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的组织者和践行者,近年来,银联携手商业银行,不断创新思路方法,汇聚产业合力,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持续下沉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