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8日 > 总第494期 > B3 > 新闻内容
烟台农商银行“樱桃季”又见“红马甲”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姜震

【农村金融时报】

山东烟台福山区是“中国大樱桃之乡”“中国优质大樱桃基地重点县”。全区大樱桃栽培面积11万亩,年产量达8万吨,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福山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是当地果农收入的主要支柱。

每年一到“樱桃季”,不仅是果农和客商最忙碌的时候,也是山东烟台农商银行的繁忙时节,在烟台福山区东厅村、张格庄镇等地的大樱桃交易市场,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烟台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的身影。

该行员工深入樱桃园为果农提供金融服务

“鲁担惠农贷”解农户融资难题

烟台福山区西埠庄村的农户以种植大樱桃为主。今年3月,烟台农商银行与西埠庄村委、山东农业担保公司共同举办了党建共建暨鲁担惠农政策宣讲会。会上,烟台农商银行为有资金需求的农户重点推介了“鲁担惠农贷”及该行的乡村普惠金融产品。

鑫通大樱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左程,今年新承包了一块更大的地,并将以前种植的樱桃树移栽至此。他想继续扩大规模,但却遇到了资金瓶颈。

宣讲会现场,针对左程等种植户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烟台农商银行和农业担保公司的工作人员展开讨论,并第一时间拿出解决方案。很快,烟台农商银行为鑫通大樱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放100万元“鲁担惠农贷”,为合作社进一步扩大规模提供了资金后盾。

据了解,“鲁担惠农贷”不仅利率水平低、贷款额度大,而且手续简单、无需担保。近年来,烟台农商银行以“鲁担惠农贷”为抓手,支持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

驻村驻点办公 提升服务质效

李均江是东厅村村民,前几年在当地一片山头包下了150亩的樱桃地,每年“樱桃季”是他一年中收获的季节,然而今年他却犯起了愁。

“前段时间雨水偏多,我家很多樱桃出现了裂口的情况,好果率仅有50%左右。”李均江说。

虽然歉收,但相关的人工、化肥等成本并没有降低,流转资金出现较大缺口,这时他想到了烟台农商银行。最终烟台农商银行东厅支行为他一次性发放50万元贷款,解了其燃眉之急。

作为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该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服务优势,全面实施客户经理驻村驻点制度。客户经理每周两天驻村驻点办公,及时了解辖区内农户的金融需求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提高农户们贷款用款的便利性。

同时,该行发扬“挎包”精神,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户需求,确保信贷支农不断档、服务支农不打烊、支农效能不降低,提速办理不误时。

扶植特色产业 贡献农商力量

在每年大樱桃成熟之前,烟台农商银行“红马甲”金融服务队都会来到果农的田间地头,为百姓讲解金融知识,发放反假币、防范金融诈骗宣传册,引导百姓正确识别和防范风险。

为更好地服务百姓,烟台农商银行加大聚合支付推广力度,让果农卖果时能进行无障碍收款,避免了收到假币遭受损失的现象。

近期,该行还对聚合支付产品进行升级,为果农和商户提供了扫码资金收付的便捷通道。

除了增加窗口营业时间和便民服务点,工作人员还携带移动柜员机,现场为客户办理银行卡开立、“信e贷”客户信息采集等业务。今年樱桃季以来,该行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折页2万余份,办理聚合支付2300笔。

在当地大樱桃产业中,无论暖棚的建设、设备的投入还是市场的开拓创新,都离不开烟台农商银行在背后的支持。如今,烟台农商银行正围绕农民生产消费和农业全产业链等方面,致力打造“三农”综合金融服务商,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