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8日 > 总第494期 > A3 > 新闻内容
农业银行与“三农”守望相助 书写“农金”服务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李建菲

【农村金融时报】

农业银行近日举行了总行定点帮扶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报告会暨《守望相助》出版首发式,全面回顾总结该行金融服务脱贫攻坚的成果与经验。

作为国务院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唯一的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在“十三五”期间全力做好“三农”金融服务,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记者翻阅农业银行编写出版的《守望相助》一书了解到,2015年以来,农业银行在832个脱贫县贷款增长110%,余额1.28万亿元,精准扶贫贷款增长200%,余额4836亿元;在贫困地区增设“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创新推出了25种金融扶贫模式和78项金融扶贫产品;在贫困地区新建人工网点168个、自助网点599个;建立东西部行协作机制,搭建线上消费扶贫平台,累计向贫困地区选派扶贫挂职干部4223人,累计招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大学生1167人,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1.03万名。

“承前启后,乘势而上。”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谷澍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农业银行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更高站位和更高标准书写好金融服务“三农”新篇章。

打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组合拳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农业银行已经在总行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三农金融事业部服务乡村振兴政策研究、制度制定、产品创新、资源配置、业务指导等功能,今年将重点做好“衔接、稳粮、富村、融合”四篇文章。

衔接,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强化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农业银行计划在5年过渡期内保持信贷投放力度不减、资源投入力度不变、帮扶政策力度不减,接续做好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

农业银行将以国家确定的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重点,持续加大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力度;在加强脱贫农户贷款投放的同时,做好农村低收入人口综合服务;优化完善定点帮扶、东西部对口帮扶、消费帮扶等专项活动;强化金融服务渠道和产品支撑,确保农业银行“惠农通服务点”在脱贫县行政村的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

稳粮,指的是聚焦种子和耕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农业银行将以农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市场化主体为抓手,以地方政府专项债为切入点,全力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金融服务;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积极支持国家级育制种基地、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制种大县以及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发展;着力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增加金融供给,创新产品服务。

“未来三年,农业银行计划向现代农业科技和基层创新领域提供不低于1000亿元的意向性信用额度,助力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上述负责人表示。

富村,是指农业银行将着力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新发展阶段,农业银行将围绕国家确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创业创新园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支持县域各类园区建设和园区内企业发展;着眼于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面向县域产业集群,推出贯通上下游的批量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农业银行还将做好融合这篇“文章”,强化乡村建设金融服务,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据介绍,农业银行将围绕中央关于乡村建设的布局规划,重点支持乡村建设行动中的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消费、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等领域;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县域教育医疗养老服务设施、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和小城镇建设等提供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

为“三农”金融服务

插上科技翅膀

“十三五”期间,农业银行把实施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作为全行“一号工程”重点打造,金融科技加快向乡村渗透,科技赋能“三农”金融服务提档升级。

农业银行主要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进入“十四五”以后,该行将继续致力于数字化转型,为“三农”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进而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好的金融产品是提升服务的基础。农业银行将继续依托拳头产品“惠农e贷”,深入开展网络融资服务,全面提升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和办理效率。

根据农业银行《2020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截至去年末,该行“惠农e贷”余额3534亿元,较年初增加1561亿元,增长79%;授信户数274万户,较年初增加100万户,增长58%。

谷澍此前透露,今年农业银行准备再投放1600亿元,让“惠农e贷”余额突破5000亿元。

另外,掌上银行的推广应用是农业银行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的另一大“利器。

截至去年末,该行县域掌银注册客户1.65亿户,月活客户4689万户,较年初增长1416万户;创建掌银示范村1.4万个。

下一步,农业银行将在掌银APP持续上线服务“三农”特色功能,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通过整村推进的模式,建设掌银示范村,有效加快、扩大掌银服务的覆盖面。

持续做好农村普惠金融服务

据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农业银行将着力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难、金融服务贵等问题,持续加大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力度。

农业银行《2020年“三农”金融服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5.29万亿元,是全国首家县域贷款超5万亿元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网点已覆盖我国全部县域,设置惠农通服务点26万个,覆盖全国40%以上的行政村。

下一步,农业银行将着力缓解农户、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持续创新农户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专项产品,倾斜匹配信贷计划,提升客户贷款可得性。

特别是在偏远乡镇,农业银行鼓励农户通过掌银、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随时、随地、随需办理贷款申请、签约、提取和还款等业务,依托线上服务让农民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系统多跑批。

为进一步缓解县域用户“金融服务难”的问题,农业银行将继续优化县域农村网点布局,加快网点转型和零售业务转型,提升网点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

此外,农业银行计划在无网点的重点乡镇积极建设离行式自助银行;继续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与“万村千乡”农家店、供销社、农村小商店等加深合作;在偏远地区设置流动金融服务车,组建流动金融服务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金融服务;组织包村团队,驻村开展基础金融服务,统一收集村集体经济组织、小微企业、农户等“长尾客户”金融需求,批量化、集中化办理,进一步把扎根乡村落实到位。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