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8日 > 总第494期 > A2 > 新闻内容
农商银行需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辐射圈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见习记者 杨怡明

【农村金融时报】

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后,记者发现,对农商银行来说,完成《办法》中的指标整体难度不大,尤其是“贷款比重”“涉农贷款存量”这类定量指标,这与他们长期坚持扎根县域、农村,坚持服务“三农”“小微”有着密切关系。

但同时,不少农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对“涉农贷款增速”这一指标较为担忧,纷纷表示由于目前涉农业务在行内占据市场份额较大,所以涉农贷款基数较大,可基数越大,后期保持稳定的增速就越难。

基于此,如何优化金融服务、提升贷款质量水平、加大贷款产品创新力度,对于农商银行高质量完成任务至关重要。这几点也恰恰是《办法》考核的重点内容。

贷款结构方面,“农林牧渔业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指标均列入考核,这表明农商银行仅发展存储业务是不够的,要继续扩大涉农贷款覆盖面,了解农户需求,多领域、多角度支持农业产业发展。

另外,《办法》还对“农户信用贷款”做了存量、增量、增速考核。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增加首贷、信用贷,支持市县构建域内共享的涉农信用信息数据库等。因此,推进“整村授信”、加大对农户信息的采集力度将会成为农商银行一项长期工作。

定性指标方面,记者观察到制度建设和金融创新占了不小的比重,此次采访中,被访者也纷纷表示下阶段要继续探索数字化转型、创新贷款产品、由过去传统信贷业务产品向开发新型农村产业信贷产品转化。

总体而言,相较于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国有大行,农商银行顺利通过考核有着天然优势,但与此同时,农商银行也应对照《办法》的相关要求,扬长补短,拓宽普惠金融辐射圈,促进各项业务全面“开花”。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