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胡广浍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江西泰和农商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大力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持续推进农户贷款普惠化、小微贷款专业化、消费贷款场景化、小额贷款线上化转型,不断探索金融服务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积极构建更加全面、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在“普”字上下功夫
“从上次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帮我现场办理了授信后,我们农场推动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心更足了,现在种植面积1700多亩,特别是今年,生产的蔬菜瓜果全部实现农超对接,在实现农场收入递增的同时,还带动了我们村农户的就业。”在泰和县欣旺果业种植农场,负责人肖远昕说。
在泰和县田间地头,常常活跃着一群穿着白色衬衫、挎着小背包的农商银行人。他们用面对面的交流和心贴心的服务,讲解金融知识,宣传金融政策,通过现场对接金融需求,现场启动信贷流程,现场教授线上放款,用一头露水、一身泥水、一身汗水的奉献,彰显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近年来,泰和农商银行通过转变服务理念,变“等客上门”为“背包营销”,连续4年来开展普惠金融支农支小整村推进活动,以“做有效走访、建有效档案、做有效授信”为推进原则,在辖内开展“下村组、进农户、建档案、访需求”活动。该行还积极探索驻村客户经理制,建立涵盖村简介、授信情况、客户基础信息、金融业务办理情况、存量优质客户、不良及风险客户等各类明细在内的《支农支小整村推进超链接操作表》,力争实现“所有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建档全覆盖、成年客户群体金融产品营销全覆盖、有效需求对接满足全覆盖”的3个全覆盖目标和授信户数“翻两番”的目标。仅今年4至5月,该行就新增3311户授信客户。
在“易”字上做文章
“以前贷款得求人,现在农商银行送上门,我的便利店还没开张,他们的客户经理就上门来了。”祥和便利店老板郑俊说,“我只提供了一张身份证,签字,还没10分钟就发放了5万元贷款,而且随借随还、按日算息,找农商银行贷款太方便了。”
今年以来,该行以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重要契机,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结合本土实情,整合优化信贷产品,简化办贷流程,调整贷款利率,陆续推出“泰易贷”“泰惠贷”等普惠型小额信贷产品。其中,“百福易贷”客户只需提供一张身份证,即可申办到最高5万元信用贷款。
此外,该行还大力推广小额信贷线上化办贷,推行现场申报、一次审查、当日审批的信贷模式,缩减了客户时间成本,实现了客户省时省力、银行高效率。
在“快”字上求突破
“我家刚买了房,正愁装修资金哪里找,刚巧,护士节当天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我们科室宣传他们的‘百福快贷’线上产品,我在手机银行上点一点,钱就到了账。这个实在太棒了,以后购物、消费、旅游缺钱都不愁。”当地中医院护士郭颖说。
近年来,该行紧跟客户办理业务习惯变革的时代步伐,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健全“非接触式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
该行通过大力创新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加大各类数字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数字化转型,陆续推出了针对个人的“百福快贷”、针对商户的“百福个商e贷”、针对企业的“百福财园个商e贷”等线上化信贷产品,并持续推进贷款线上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路。
同时,该行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加大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e百福等各类线上渠道推广,利用微信、抖音等渠道进行互动式推广和裂变式营销,打造线上化金融需求申请入口,辐射输出农商银行“存贷付”等各类产品,切实满足客户足不出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截至5月末,该行发放线上信贷产品6746笔、余额4.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