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1日 > 总第493期 > B2 > 新闻内容
高唐农商银行 深耕“三农”办实事 助力“三夏”保丰收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陈磊 通讯员 宋洪雷 于延飞

【农村金融时报】

风吹麦愈黄,“三夏”生产忙。近日,山东高唐农商银行将服务“三夏”生产工作作为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驻点服务、加大信贷投放、畅通支付渠道、优化金融服务等措施,护航“三夏”生产。

今年以来,高唐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涉农贷款22.14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3.72亿元。

“鲁担惠农贷”

畅通收粮大户致富路

“没想到这150万元的‘鲁担惠农贷’发放这么快,利率还这么低,夏天收储粮食的资金总算有了着落,高唐农商银行服务好,效率高。”高唐县清平镇的收粮大户赵友生说道。

为抢抓农时,确保金融服务及时到位,该行迅速行动,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分工,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金融”等为抓手,对接当地农业农村局,推广“鲁担惠农贷”“退役军人创业贷”等产品,组织客户经理上门入户对辖内种粮收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及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商贸和物流运输企业全面摸排,及时掌握“三夏”生产资金需求。

截至目前,该行已走访辖内种植大户、收粮大户、农业合作社、乡村好青年等重点客户500余户,累计发放“鲁担惠农贷”19户、1560万元;支持乡村好青年110户、金额3544万元。

党建赋能

“贷”来夏粮丰收新希望

今年以来,高唐农商银行在服务辖区广泛开展“党建共建,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赋能乡村振兴。

家住高唐县固河镇的宋先生经营着一家规模较大的农资经销和粮食收购点,随着夏收来临,储存农资、粮食所需资金出现了短缺。

恰巧,高唐农商银行固河支行工作人员正在该村开展党建共建活动,了解相关情况后便来到他家。

“以前总觉得贷款不好办,利息也高,资金短缺了就找亲朋好友周转,很多时候也不方便,你们给我介绍的这个‘家庭亲情贷’产品,非常适合我这种资金使用‘短频快’的商户,随贷随还,真是太方便了。”宋先生说道。

据悉,该支行为他授信100万元,及时解决了他的资金需求。

为提高金融服务质效,该行开通了服务“三夏”生产绿色通道,延伸服务触角,优化农村支付环境,努力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

该行提早检查全辖400多个普惠金融服务站的农金通设施,确保正常使用;推广“智e通”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聚合支付等电子银行业务,畅通资金结算渠道,免除广大农户的后顾之忧。

同时,该行优化信贷流程,在办理保证类贷款时,将“合同签订”与“贷款发放”两个环节联动办理,合同签订后直接办理放款手续;办理抵质押贷款时,将“合同签订”与“抵质押登记”两个环节联动,签订合同后直接与客户共同前往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减少客户跑腿次数。

此外,该行还对电话或微信申请贷款客户,由驻村服务的信贷人员直接上门调查,减少客户跑腿次数。年初以来,该行累计开展驻村服务1000余场次,手机银行户数增长1.72万个。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