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1日 > 总第493期 > A7 > 新闻内容
广西金融业 力挺“青山”变“金山”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韦秋莹 通讯员 梁若玎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广西金融业通过创新金融组合拳,积极做好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切实增加林业产业融资获得覆盖面。

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在八桂大地生动实践。金融作为关键投入要素,从林业产业形成、发展、调整和升级各阶段,全力助推产业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实现新突破,成为广西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淘汰落后产能

行业亟待转型升级

广西是名副其实的林业资源“富矿区”。这里光热水丰富,雨热同期,林木综合生长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倍,木材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成以上,木材储备和生产潜力巨大。

“广西人工林面积、木材产量、国家储备林建设规模和建设质量,以及林木采伐许可证发证蓄积量均居全国第一。”广西林业产业行业协会会长万业靖介绍。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为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林业强区重大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强林惠林政策性文件,并将其列为优先重点发展的14个千亿元产业之一。

在此过程中,广西金融业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林业开发的金融政策,创新涉林信贷产品,加大金融支持地方林业发展的力度。

2015年底,自治区政府与国家林业局、国家开发银行签订《共同推进广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合作协议》,一期项目利用国开行中长期贷款100亿元,营建国家储备林750万亩。

2016年,双方签订《广西国家储备林扶贫项目合作协议》,授信贷款200亿元,用于支持全区各县区再造国家储备林1137万亩,投资规模在广西林业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在木业加工方面,广西农信社辖区的农合机构则以灵活的信贷产品支持木业加工企业,助力广西全面打造全国最大速生丰产林基地,形成全国有影响力的林业优质资源富集区和林业绿色高端产业集聚区。

“我行于2014年率先将金融活水引入林农和木材加工业,以信用贷款全力支持上游林农种植桉树,为有‘中国南方板材之都’称誉的贵港奠定了强有力的发展后劲。”贵港荷城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海伦谈到。

在金融业持续加码下,广西林业从融资冷门摇身变为资本竞逐的香饽饽,形成了多元投资、多元参与、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

截至去年末,广西已建和在建的木材加工园区多达32个;1222个各类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园)中,入园企业2400余家;木材加工和造纸产业产值达到2900亿元,年均增长14%。

广西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鸟瞰图 陈莎莎供

然而,广西林业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依然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

据万业靖介绍,广西木材加工的在册企业己达2万多家,但实际入园的企业不到1%。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这其中不少企业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信息不透明的现象,导致林业小企业贷款中普遍存在银行“惜贷”“慎贷”,信贷配给不均衡现象严重。

同时,在全球性经济下行压力大、疫情后生产要素、劳动力成本呈上升等因素,更加重了中小林业企业的负担,导致经济效益降低,破产几率上升。

目前,人造板产业是广西木材加工业的核心产业,中小企业仍是木材加工的中坚力量,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广西林业不缺钱,不存在资金制约产能的问题。但只有尊重经济规律,淘汰落后产能,坚持以差异化、个性化、集约化方式进行资金配置,才能真正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效率和水平。”广西林业集团总经理许锋表示。

创新金融“组合拳”

打开“两山”转化通道

传统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难以满足当前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为此,广西金融业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手段为林业产业发展“开山引路”。

2018年,自治区林业局会同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分行、农发行广西区分行开展林权流转合同确认凭证贷款试点,到去年底,已推动金融信贷资金落地800多亿元,完成全球首例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

农合机构支持林业方面,广西扶绥农商银行分析木业加工中小企业对贷款需求特点,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有特色的融资产品。该行创新建立“单板企业+胶合板企业+银行”供应链金融机制,实现银行向单板厂发放贷款零的突破。

仅今年一季度,该行已为34家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4.06亿元,累计投放“桂惠贷”104笔,贷款金额2.6亿元,有效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效能。

此外,在广西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广西还成立专门服务林业产业的小贷机构,即南宁市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万融公司”),打通林业产业金融供给的“最后一公里”。

“小贷公司具有先验性,是金融主力军的领航员,银行的放贷重视需求,我们则鼓励刺激供给。”万融公司总经理覃子东介绍,银行的优势是资金,小贷公司的优势是获客和风控能力,相较传统银行经营也更灵活,可验证产业经济活力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我们坚守拾遗补缺、错位经营的市场定位,贴身服务中小企业资金链,做企业的‘氧气瓶’‘急诊所’,提高林业领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覃子东表示。

截至去年底,万融公司已累计向240家林业企业发放贷款497笔,占发放贷款总笔数的54%;累计发放林农类贷款总额46.57亿元,占发放贷款总额的50%。

林业小贷公司为广西林业产业融资起到补充作用。然而,中小林业民营企业仍面临着较重的信贷约束,资金匮乏和融资困难长期制约其发展壮大。为扶持这些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广西林业又成功引入了担保机构。

广西德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新型定向结构刨花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采用最新的德国工业4.0智能控制技术和最新欧洲环保制胶技术生产,可年产30万立方米新型可饰面定向刨花板,年产值超8亿元,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

今年,该公司在广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帮助下,通过政策性再担保获得了最高额度2000万元贷款,投产后再次获得了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授信,解决企业现金流不足问题。

“支持该项目,助推广西木业企业向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份额又前进一步。”广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宗跃说。

据悉,近年来广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致力于以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已为广西木业企业授信总额超10亿元。

“在金融创新力量的助推下,广西人造板行业加快结构调整,兼并重组正在有序进行,落后产能不断淘汰,绿色环保产品逐步增加。”万业靖介绍。

截至去年末,广西规模以上人造板生产企业1700家,人造板年产量5356万立方米,占全国1/9,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板式家具制造企业50多家,广西木家具产值256.4亿元,同比增长38.67%。木材加工产业直接就业人数约26万人,南宁、贵港、玉林已形成绿色家具家居产业集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