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刘小林
【农村金融时报】
绿色是秀美乡村的底色。
近年来,农业银行江西吉安分行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支持改善农村环境及宜居乡村重点项目建设,切实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乡美民富做足绿色文章。
推进泸水河改造 扮美乡村
“现在路修好了,桥也马上修好了,排污等配套也改善了,马上就要建公园了,老百姓都很高兴。”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罗家村书记曾新民笑着说。
罗家村被泸水河分隔成南北两面,村民主要居住在南面。以前,泸水河内到处是各类废弃垃圾,而且村民到北面比较困难,需要渡船。
为改善泸水河沿线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状况,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治理有效”,安福县委、县政府规划建设了泸水河生态旅游片区,总投资11.86亿元。
“我们这个项目主要通过建设泸水河沿河路网工程,以及对周边生态进行修复,建设两岸景观带,实现周边环境的美化、亮化,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附近村民的生活质量,是一个民生工程。”安福县泸水河生态旅游片区项目负责人王先宝介绍。
农业银行吉安安福县支行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项目方取得联系,通过现场调查、收集资料,快速为该项目审批贷款8.39亿元。截至目前,该支行已发放贷款2.1亿元。
安福县泸水河生态旅游片区项目建设,通过把原来的煤矿废墟建设成矿坑景区,对沿线景观进行提质。具体来看,该项目主要沿着泸水河两岸建立灯光水秀、河畔互动区,竹林农场、农业观光体验绿道,建设千亩茶园、千亩金兰柚等,提升沿线村镇面貌,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满意度。
“在农业银行的支持下,我们的项目进展非常顺利,预计路网计划今年全部完工,整体工程将于2023年6月全部完成。”看着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王先宝说。
支持“渔光互补” 富了百姓
“渔光互补”是将太阳能发电与水产养殖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在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该模式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开发了新能源,又促进了养殖业良性发展,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峡新能源万安发电有限公司隶属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在万安县韶口乡实施的“100MW万安渔光互补项目”,就是典型的“渔光互补”项目,总投资3.94亿元。
农行吉安万安支行在得知该项目信息后,省、市、县三级行联动,第一时间对接三峡集团总部,在原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支持当地经济发展,成为该项目唯一合作银行,目前已审批贷款2.96亿元,并签订了贷款合同。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2788亩,生命期25年,每年为村民支付租金300-500元/亩,同时可带动当地400多人就业。
“我们认为乡村振兴的目标不仅仅是让老百姓增收,也要为老百姓建立美丽幸福家园,让他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得到改善。江西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造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希望在我们农业银行的支持下,把乡村建设得更美。”农行吉安分行党委委员颜文婷说。
近年来,农业银行吉安分行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发展,在秀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截至3月末,该分行涉农贷款净增13.16亿元,绿色贷款净增4.0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