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14日 > 总第492期 > A4 > 新闻内容
农业银行云南分行 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李琛 李心

【农村金融时报】

云南全省有47个县(市、区)和38个乡镇是革命老区,其中一些属于欠发达地区。为助推革命老区建设,农业银行云南分行学史力行,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体系、提升创新能力,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昭通威信县是红军长征途中“扎西会议”的召开地。1935年,扎西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使红军顺利完成战略转移。

作为云南省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重点项目之一,威信县“美丽县城”建设项目实施内容多、资金缺口较大。农业银行昭通分行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调研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及时对接县政府,积极组建项目团队,量身定制项目融资方案,省、市、县三级行上下联动、通力协作,克服县域支行运作“大项目”业务的种种困难,成功落地“威信县美丽县城”贷款项目,授信金额3亿元。目前,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已对该项目发放首笔贷款4100万元。

为推进革命老区美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积极对接补短板金融服务需求,重点推进云南省规划的重点项目,加大对美丽县城、特色小镇、重大水利项目的支持力度,着力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引擎作用。在信贷审批方面,该分行进行了相应优化,开辟绿色通道,简化信贷流程,对相关审查审批给予优先办结、限时办结。

针对当地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担保难、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服务缺失等问题,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加大对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民生工程、民营和小微企业、红色文化项目等领域的支持,综合运用信用、保证、抵押、质押、政府增信等多样化担保方式,全方位满足多种融资需求,办实事、解民忧。

农业银行工作人员进村入户为农户办理信息建档

农业银行云南分行通过基层分支机构与基层党组织“双基联动”,扎实推进农户信息建档,加大“惠农e贷”投放,加快推进普惠金融服务点建设,继续开展掌银示范村建设,协同推进信用村、信用户的建设,改善城乡支付环境,不断增强老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农业银行云南分行辖内各级行围绕“深耕乡村市场”行动,抽调业务骨干和青年生力军组成工作专班,深入各个村委会、村小组,为农户解决融资难题。

在长征的途经地千里彝山楚雄州,农业银行的党员干部组建服务团队,利用双休日走村入户,深拓乡村市场,截至4月底,有效农户信息建档新增700余户,“惠农e贷”新增900余万元。

在人民英雄罗炳辉将军的故乡彝良县角奎镇,农业银行完成7个行政村的农户信息建档,发放“惠农e贷”3000余万元,助力当地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此外,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还大力支持革命老区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探索龙头企业产业链带动模式,不断深化农业银行、企业、农户三方合作。

在昆明寻甸县、普洱澜沧县、玉溪新平县、大理宾川县等地,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以肉牛、茶叶、水果、蔬菜等优势、重点产业为切入点,加强产品和模式创新,优化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培育壮大当地特色产业,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增添新动能。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