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14日 > 总第492期 > A1 > 新闻内容
荆州农商银行 以“绿色金融”治“水患”美“河岸”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戢华盛 通讯员 李先明 许安军

【农村金融时报】

483公里长江岸线,占湖北省长江过境里程的45.6%,荆州市所辖8个县市区都依江而立,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物产丰富,荆州市因此被誉为水产大市、鱼米之乡。

曾几何时,荆州市围网养殖,水质恶化;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入干渠、流入湖泊,进入荆江,污染长江;粗放式发展给水乡造成极大伤害……多重“水患”成为阻碍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在“共抓大保护”的集结号中,湖北荆州农商银行(含全市各区县级农商行)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挥金融调剂作用,强化金融配置功能和增强金融服务职能,助力区域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

“近5年来,全市农商银行累放绿色信贷107亿元。”荆州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介绍,为破除区域发展“瓶颈”,推进荆江流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该行交出了一份荆州让父老乡亲满意的答卷。

生态治理之后的荆江两岸,处处洋溢着绿色生机

金融赋能,荆州大地江水更清了、岸线更绿了、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更清晰了,一幅巨大的荆江岸线生态优美画卷,正在荆楚大地铺展延伸。

推动区域生态修复

多年来,荆州市坚持以水资源保护为核心,建设人水和谐的生态廊道,让老百姓享受到保护荆江,修复生态所带来的“红利”。

荆州城区“荆江风情带”被誉为荆江大堤生态廊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自东向西排列着文星花园、洋码头、望江花园、荆江园、万寿公园、临江仙公园等景观,沿途绿树葱茏、一步一景,是市民休憩娱乐、欣赏江景的好去处。

经过多年努力,荆州市终于实现了“水清、水动、河畅、岸绿、景美”的荆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目标。

很难想象,5年前荆江大堤城区沿岸还是垃圾回收站、砂石码头、违建市场、杂乱棚子混杂的脏乱差场所。

那么,金融是如何助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

“该行坚持水岸共治和防污治污齐头并进,做好沿江大堤及附属区域水利工程修缮与加固和污染治理项目的资金投放,推动沿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或间接推动沿江生态廊道的建设进程。”荆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去年底,该行向长江沿线农田水利基建项目累计投放7.14亿元贷款。

“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往往离不开治污企业参与互动。”该行信贷部负责人介绍,面对清源污水处理公司缺乏抵押物的现状,该行创新金融服务,以特许经营收费权作质押,解决信贷难题。

该行签订《权利质押合同》,在做好特许经营权收益权账户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其发放项目贷款4400万元,帮助其完成废水设施更新换代,规范运用PPP模式。

如今,该公司具备了日处理8万吨废水能力,其污水处理的标准已达到可“直排”的要求。

为推进长江沿线地带山水、林田、河湖、花草的综合治理,助力荆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该行经过调研,锁定一批有助于推动综合治理,绿色植被的实体企业,纳入金融支持名录,并于2019年5月推出“苗木快贷”,解决沿江苗木种植规模型农户出现的现金流短缺难题。

在不足两年时间里,该行已发放“苗木快贷”586万元,覆盖苗木种植面积3.17万亩。有力推动了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进程。

助力区域环境保护

眼前的荆州石首市调关镇令人眼前一亮:清江、绿岸、船只交相辉映;广场、民居、绿化浑然天成……犹似一幅水天一色、桃红柳绿的美丽画卷。

然而,曾经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一度让石首环境不堪重负。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自实施荆江大保护发展战略以来,石首转变发展理念,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开展荆江大保护行动,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惠及民生。

石首农商银行先后投入4700万元信贷资金,全力支持石首市取缔非法码头,关停污染企业,拆除网箱养殖,归还生态湿地,制定缓冲区土地征收划拨方案,新增8000亩土地归入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

如今,石首市湿地保护派生出湿地生态旅游区蓝天白云,湖光粼粼的新景观:白鹭翱翔于蓝天,麋鹿飞奔于湿地……麋鹿和江豚数量迅速增长。

夏日的监利市滨江公园,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多年前,这里连绵几公里都是非法码头,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泥浊水遍地流,大堤沿途都是污染型工业企业,每到夏日排污口臭气熏天……”一位家住附近的游客告诉记者。

监利市拥有长江“黄金水道”143.9公里,是湖北长江径流里程最长的县域。

为保护沿江水环境,监利市仅用3个多月将沿江的9处码头全部拆除,打响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专项战役,关停大枫纸业堤外工厂,搬迁杨林山水泥、港发混凝土等堤外企业,拆除凤凰游乐场等经营性设施,取缔多处非法排污口。

为解决“化工围江”这一共性难题,监利农商银行采取存量客户增贷,无还本续贷等方式,缓释部分沿江企业谋求搬迁所面临的资金压力。

2017年,监利市大枫纸业有限公司作为长江沿线政府指定搬迁企业,监利农商银行在企业面临经营难关,资产风险与社会公益难以平衡的情况下,仍向其发放贷款500万元,连续3年给予“无还本续贷”等优惠政策。在该行的信贷支持下,大枫纸业顺利迁址。

助推区域绿色发展

金融如何助推绿色发展?荆州农商银行给出清晰答案——力推一户一策,推进区域企业绿色转型,拉动区域绿色产业发展。

该行注重发挥金融调剂作用,坚决退出三高企业经营信贷支持,全力帮扶排污企业绿色改造,引导区域企业绿色转型。

2017年起,该行对存量“三高”企业客户建立名单管理,力推一户一策,有序实行信贷退出船舶运输、化工污染等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客户794户,回收信贷金额17.28亿元。

津利化工公司曾是对荆州区域经济发展起过重大作用的企业,但由于能耗高污染重,逐步演变为社会发展的“包袱”。荆州农商银行通过多番调研协商,决定回收已投放给该公司的500万元贷款,将其退出支持名录。

据介绍,该行出台信贷准入环保要求,对废弃物排放企业,未通过环评测试或排污许可企业,暂缓受理,督促企业实现环保达标,再行合作。该行对已获取信贷准入,但运营过程中环保未达标企业,提供专项信贷资金,支持其加大环保设备投入力度。

湖北应鑫铝业是现代化铝型材生产加工企业,也荆州市著名材料制造品牌。该企业一度由于环保设备性能不稳定,处理的生产氧化用水在特定时段内超出排放标准,被环保部门处罚。对此,农商银行提供300万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该企业更新污水处理设备,自设备更新后,企业的工业废水排放已达到“二级”标准。

荆州农商银行创新多项绿色信贷产品,除了助力绿色转型发展,对当地渔业生态发展,也予以重点支持,优先运用“小额信用贷”支持贫困渔民转型经营种养产业;运用“亲情贷”支持普通渔民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农村安居贷”支持渔民兴建住房,信贷成为渔民生存发展与民生保障的纽带。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向上岸渔民投放各类贷款合计达4.74亿元。

“助推绿色产业发展是我行助力‘长江大保护’的举措之一。”荆州农商银行主要负责人表示,该行依托江汉平原土壤辽阔、水质俱佳的地形优势,还相继推出“荆楚小康贷”“福农贷”“亲情贷”等支农信贷产品,累计发放绿色信贷47亿元,全力支持“虾稻连作”“稻渔种养结合”等生态种养模式,推动“双水双绿”,重塑“鱼米之乡”,助推区域农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