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14日 > 总第492期 > A2 > 新闻内容
国开行 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近2300亿元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见习记者 石柳

【农村金融时报】

又是一年高考季,全国一千多万莘莘学子走进考场,为圆梦象牙塔而拼搏。

在他们背后,国开行助学贷款也已经做好准备,将成为经济条件有限的学子们坚强后盾,帮助他们开启人生的崭新旅程。

作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力银行,国开行在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部门指导下,致力于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支持教育扶贫,有效地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截至去年底,国开行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2292亿元,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99万人次、1477万人。近五年来,国开行助学贷款年度发放额占全国总量的比例维持在85%以上,平均每6个大一新生中,就有1名学生获国开行助学贷款支持。

创新模式,构建“银教合作”机制。国开行与助学贷款的渊源可以追溯到2004年的河南。当年,河南省助学贷款业务招标出现流标,这意味着千千万万的中原学子来年将得不到助学贷款的资助。得知这一情况后,国开行主动介入、勇担重任,克服自身网点少、人员少的不利条件,与河南省教育厅通力合作,依托各级教育贷款管理中心和各高校的助学贷款管理机构构建“银教合作”机制,开创了助学贷款“河南模式”。从河南开始,国开行助学贷款业务开始向全国推广,并不断创新。2007年,国开行在全国率先开办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让学生在家门口就能申请贷款。

截至5月末,国开行助学贷款已覆盖教育部认可的全部2830所高校。

国开行贯彻普惠金融要求,坚持“应贷尽贷”,对助学贷款不设贷款规模和人数限制、不增加额外条件、不收取任何费用,且贷款利率按照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30个基点执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开行更是扩大可贷款对象范围,实现了高等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

仅去年一年,国开行就为45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贷款335亿元。

实现一站式、电子化办贷,将金融安全教育覆盖全程。助学贷款是学生步入社会接触到的第一个金融产品。多年来,国开行逐步建立了“助学贷款IT系统群”“95593助学贷款呼叫中心”,基本实现了“家门口、一站式、无纸化”办贷。这不但为受助学生提供更为简单直接、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更让成千上万来自边远地区、大山深处的孩子体会到现代金融便捷化服务的魅力。

同时,面对初次接触金融产品的学子,国开行不忘强化金融安全和诚信教育,将普及预防校园金融诈骗等安全知识贯穿办贷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增强诚实守信理念,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实现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优化服务,打造教育扶贫完整闭环。国开行以助学贷款为抓手推进教育扶贫。国开行对脱贫不稳定学生、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残疾人子女等困难学生,以及高中获得过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开通预申请,在高考前就为其认定了贷款资格,免除了学子的后顾之忧。

国开行还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人社部、教育部指导下,通过举办求职应聘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提供定向实习就业岗位等多种措施帮助支持困难学生顺利就业。针对特困学生及其家庭实际困难,国开行认真落实特困生救助政策,利用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结余奖励资金代偿助学贷款本息,打造完整的教育扶贫救助体系。

国开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开行将进一步发挥助学贷款主力承办行的作用,继续配合有关部门探索完善业务模式,加大助学贷款服务力度,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加强金融安全教育,积极支持教育扶贫,以开发性金融照亮寒门学子精彩人生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