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磊 通讯员 田丰收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山西大同农商银行作为金融支农的主力军,坚守“三农”定位不动摇,认真践行普惠金融,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拓宽支农领域,做大做实支农贷款业务,在自身稳健发展中书写服务“三农”和普惠金融的新篇章。
大同农商银行在经营中主动适应农村资金需求的变化,及时转变支农思路,做到“四个转变”。
首先是信贷投向,由以传统农业为主向以现代农业为主转变,重点支持辖内特色支柱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其次是产品创新,由固有产品“打天下”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转变,确立“需要什么、开发什么、提供什么”的营销理念,通过信贷产品多元化、个性化,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实现信贷资金链与农业产业链结合。
第三是信贷投放,由分散向突出重点转变,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做法,集中资金重点支持农村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在产业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第四是客户群体,由以农户为主向多层次的农村经济主体转变。该行主动适应当前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的变化,将农村专业大户、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组织、涉农龙头企业等纳入支农范畴,并深入推广整村授信,扩大“三农”的服务内涵。
同时,大同农商银行坚持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相结合,用足用活信贷产品,围绕大同市战略性产业、支柱产业集群等做好信贷投放,重点支持辖内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农村第一产业“小额、短期、分散、季节”的信贷需求,第二产业“大额、中期、集中”的信贷需求和第三产业“大额、长期、持续”的信贷需求,把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达到“支持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拉动一方经济、做强一个支行”的目的。
此外,为了抓好支农重点工作,大同农商银行一方面实施涉农龙头企业对接工程,对辖内国家级、省级、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调查摸底,实行总行领导班子挂帅承包营销,构建“区域办贷中心+办贷网点+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主体支农模式,支持涉农龙头企业提高生产水平,助推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该行做细网格化服务,采取客户经理走村入户、在服务辖区布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等方式,满足乡村居民对现金存取、转账汇款、补贴领取、生活缴费、交易结算等基础金融服务的需求,实现了“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镇”,为广大农户提供“人工+自助+互联网金融”综合化金融服务。
大同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同农商银行将严格依照监管要求,专注主业,回归本源,坚持支农支小、拓户扩面,力推整体授信工程,将金融资源倾向保民生保就业领域,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地方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建立健全绿色信贷产品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确保全行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