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07日 > 总第491期 > A6 > 新闻内容
农发行吉安市分行 用好红色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陈良

【农村金融时报】

江西吉安是井冈山精神的发源地,全市有革命遗址973处,2019年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

为助力当地提升“红色摇篮,山水吉安”旅游品牌,三年来,农发行吉安市分行累计投放涉及红色旅游资源建设的项目贷款11.36亿元,推进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让红色资源绽放出新的光彩。

助力红色圩场打造特色小镇

1928年1月,毛泽东来到遂川县草林镇,创建了第一个红色圩场,不但方便了群众生活,更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供了经济支持。

如今的草林镇,已成为周边居民到乡村旅游的打卡地。

几年前,遂川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地政府决定利用红色资源,开发以“红色圩场”为核心的特色小镇PPP项目。农发行吉安市分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优势,主动对接服务,目前已累计投放3.96亿元贷款支持此项目。据悉,项目建设利用了草林镇红色优势,以商贸古镇为基础、以红色旅游为依托,通过红色文化与茶旅文化的无缝结合,培育出新型的主导产业。

去年,草林镇获评江西省特色小城镇、江西省旅游风情小镇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游客的增加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民致富,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

助力红色古村焕发新生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渼陂古村位于吉安青原区文陂镇,自南宋初年建村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村内完整地保存了367栋古建筑。

除了千年古村,渼陂村也是一方红色革命热土,这里留有红四军军部旧址、“二七”会议旧址、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许多革命旧居旧址,因而又被称为“红色古村”。

青原区渼陂红色古村

为发挥古村作为青原旅游集聚区的核心支撑作用,农发行吉安市分行提供优质融资融智服务,目前已累计投放2.4亿元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支持建设青原区渼陂旅游集聚区。在该分行的支持下,当地政府通过修缮古建筑,提升改造富水河两岸景观、古街商业文化区等,提高了基础设施水平和旅游接待能力,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和文旅产业发展,加快青原区红色文化、古村镇文化、绿色生态产业发展速度。

助力井冈山上村美民富

5月的井冈山,杜鹃花红,游人如织。在井冈山深处住了大半辈子的神山村村民彭夏英,正在农家乐厨房里忙碌着给游客做饭。

神山村曾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游客稀少,成为贫困村。

为支持井冈山美丽乡村建设,农发行吉安市分行累计投放3亿元贷款助力包括神山村在内的全山150个基础村点和10个精品村点实现脱贫。

走进现在的神山村,青石小路绵亘蜿蜒,白墙黛瓦的客家民居错落有致,进出村的柏油公路宽敞整洁,停车场、公厕等旅游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凭借靠近黄洋界等红色旅游景点的区位优势,目前神山村的农家乐已发展到了16家,80%的村民都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左右,这个昔日破旧的“空心村”已蝶变成颇有名气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神山村的巨变,是农发行吉安市分行支持井冈山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此外,该行还投放了2亿元贷款支持井冈山下永新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县道升级改造工程、永新县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心旧址、三湾乡村旅游点建设等。

通过信贷资金的持续投入,农发行吉安市分行发挥红色资源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