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5月31日 > 总第490期 > B5 > 新闻内容
平和农信联社 打造“五建五新”服务乡村振兴特色模式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陈衍水 通讯员 林婷 曾勇丽

【农村金融时报】

5月10日,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漳州办事处与平和县人民政府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漳州农信系统将全力支持平和县打造“现代蜜柚产业园、生态茶园、一镇一品、一村一景”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服务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平和县国强乡新建村就是政银合作助推乡村振兴的典型受益村。这座村庄位于平和县中南部“闽南第一高峰”大芹山西北山麓,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平均海拔820米,全村共243户1058人。

平和农信联社与该村签订了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为其整村授信2000万元,重点发展绿色金融,还与村两委共同探索,以“五建五新”特色模式凝聚政银合力,助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十四五”期间将该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

新建村有高达94.6%的森林覆盖率,全村曾以蜜柚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2018年以来,村里陆续引进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在林下培育公石松等特色中药材。掌握这一情况后,平和联社推出“助农贷”特色产品,无论是蜜柚种植户,还是特色中药材培育,都能获得专项信贷支持。

得益于政策和资金支持,村民掌握了致富之道,万亩生态森林产业基地、千亩药材生产基地等八大产业发展初见成效。产业发展愈加成熟,村民纷纷迈开了裸房装修的步伐。为此,平和联社适时推出“乡居贷”裸房装修专项贷款,目前已为13户村民提供171万元信贷资金。

新建村作为中共平和县委第一次会议旧址所在地,具有红色历史资源。平和联社在村里建设“三有书屋”,是集党员活动基地、党群联动基地和乡村文化培育基地为一体的综合文化平台。联社金融助理结合驻村服务,为当地干部群众解读最新金融政策和助农产品,普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金融知识。截至去年末,平和联社为新建村175户村民精准建立金融档案,78户获得信贷支持近840万元。

2018年,平和联社机关党支部与新建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共建,共同探索乡村基层治理。以前,村里基础设施薄弱,自来水供水不足,成为困扰着村民生产生活的一个难题。自来水升级改造迫在眉睫,但工程前期资金投入对于当时还是贫困村的新建村而言难免捉襟见肘。平和联社党员干部在共建活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第一时间向联社党委反映。在各级党委支持下,平和联社向该村自来水工程定向捐赠了人民币3万元。有了资金支持,新建村完成自来水改造升级工程,乡亲们从此喝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村里的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