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5月31日 > 总第490期 > B4 > 新闻内容
宜城农商银行 聚焦主业 微贷业务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通讯员 刘锋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湖北宜城农商银行坚持回归本源、聚焦主业,依托微贷市场、微贷技术、微贷产品,以金融支持赋能乡村振兴,助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建好乡村振兴示范区

为建好乡村振兴示范区,宜城农商银行提供“农村改革+经营主体”定向支持,主动融入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宅基地抵押试点改革浪潮,围绕河东、河西两个片区提供金融动能,支持打造河东“绿色发展”示范片区和河西“集体经济”示范片区,“瞄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搭建融资服务平台,做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者”“参与者”,当农民朋友“知心人”和“合伙人”。

该行先后主动对接“醉美莺河”“休闲示范园”“农家乐采摘园”等10余处特色文旅开发规划项目,发放项目建设资金6800万元、民俗改造资金4600万元、餐饮住宿建设资金2300万元,带动周边2000余户村民就业;重点支持果蔬种植、油料收购、光伏发电、新能源回收利用等产业集群,发放绿色农业贷款1.26万笔6.7亿元,为地方创收3.5亿元;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缺口,发放项目承建、环境整治提升等专项贷款356笔7565万元,支持近100个村组环境建设,助推“绿满宜城”行动。

该行还主动对接农业局、畜牧局、工商局和各类协会,掌握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清单,专班专人上门服务,支持开发建设水稻、小麦、水产、家禽、牲畜等规模种养殖基地43处,发放农业生产类贷款3.3亿元,支持楚大鸭业、天舒纺织、裕山菌业等国家级、省市级龙头企业35家,发展严勇勇、名佳利等家庭农场172个,培育楚绿大虾、东升种植等专业合作社266个,服务种养殖大户500余户,拓宽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推进乡村振兴全域美

宜城农商银行找准“支柱产业+信贷产品”契合支点,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优势产业,量体裁衣,推出多款专项信贷产品,支持发展一批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产业品牌,助推特色产品以及多样模式,精准助力乡村振兴由“一处美”迈向“一片美”,实现“全域美”。

根据行业特点、种养规模及生产周期,该行灵活发放“襄牛贷”2665笔1.32亿元、丰收贷7896笔2.65亿元,解决农户临时性资金短缺问题,帮助丰产增收;自觉担当支农支小金融主力,发放“农e贷”“亲情农贷”等农户经营性贷款852笔1.23万元,发放支农再贷款、创业贴息贷等政策性贷款3536笔10.43亿元;加强与省农担、省再担等担保平台合作,创新投放保证保险贷、农房抵押贷,积极为涉农优质客户增信,提供多元、低价融资服务。

宜城农商银行发挥资源优势,挖掘行业渠道,匹配信贷资金,积极支持流水西瓜、鄂西大虾、孔湾白菜和刘猴山货等13个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支持美食一条街建设,形成陇陇瓜田、万亩桃园、千顷滩涂的产业基础,叫响了乔新美皮蛋、泉水湾香米、宜城大虾等“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品。

该行打造“农商银行+公司+种苗基地”“农商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商银行+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平台,大力支持“虾稻共作”“粮食产销一体”“生猪代养”种养模式,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上下游客户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

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宜城农商银行夯实“村银共建+金融村官”服务支撑,注入乡村振兴新动能。

该行以“金融村官”为载体,播撒整村授信“及时雨”,架起普惠金融“连心桥”,搭建创业就业“致富路”,夯实以党建、金融、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村银共建基石,推动服务下沉,大力支持惠农利民兴村。

该行与村委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乡镇政府、村支两委,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通过走访建档、精准筛选和批量授信,全面满足农村经营主体生产资金需求,支持建成流水镇黄冲村、邓林村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签订整村授信协议18个,走访建档农户资料2.62万份,总授信2.6亿元。

该行成立驻村工作队、青年员工突击队,派驻专职客户经理,以“金融店小二”“金融村官”的身份包保自然村组,开展以精准扶贫、植绿护绿、困难慰问、普惠金融、政策宣讲为主题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协助建立“村银共建活动室”18处,包联致富带头人86人,帮扶困难群众322人,发放小额扶贫贷款1818户、1.07亿元,村银党建融合走向深入。

宜城农商银行还利用系统内“利农购”网上销售平台,推出五香腊制板鸭、松花鸭皮蛋等26个农特产品,帮助当地农户增收1700余万元;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乡镇网点智能柜台全覆盖,增设助农取款点,丰富线上申贷等平台,提供存贷、结算、电银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乡村能人回乡兴业、创业;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提升驻点村村民金融知识和创业就业技能,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