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文略 李文彬
【农村金融时报】
“现在河水清了、风景美了,一条小溪沟成了市民的后花园,变化太大了。”居住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龙潭溪边的李大爷,此刻笑开了颜。
平昌县龙潭溪湿地公园是川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综合湿地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观光休闲的好去处,更为城市增添了一块“绿肺”。
这得益于农发行巴中市分行对平昌县下龙潭溪段防洪及滨河路建设工程的信贷支持。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4.92亿元,向农发行申请贷款3.8亿元,采取“公司运作、项目收益覆盖”的企业自主经营模式运作。此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安家坝至龙潭加油站及龙潭溪支沟堤防工程、通河桥右岸堤防补充工程、下龙潭溪段滨河路景观及支沟湿地公园工程三部分。
项目的建成,将清淤疏浚平昌县巴河(一段、二段平昌段)河道79.2km,新建清淤疏浚堆码场7座,约17500㎡;新建填埋场2处,约1000㎡;购置河段疏浚船只7艘,运输船只21艘;在7座码头新建临时管理房约2100㎡,机电设备7套。目前,该分行已实现投放2.29亿元。下一步,该分行将根据工程进度序时投放贷款资金,确保项目序时推进。
在巴中辖区内,像李大爷这样受惠于农发行“恩惠”的群众还有很多。
位于川陕交界的“秦巴山脉”米仓山南麓的南江县,为解决城镇及周边30余万人口用水需求而修建的南江县第二水厂建设项目,也是巴中市分行1.8亿元贷款支持的长江上游水利建设的典型案例之一。其建成与原老水厂共同运行之后,将实现县城供水“一用一备”双水源供应,大幅提升县城及周边乡镇供水保障能力,推动南江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水资源更大的社会效益。
在巴州,巴中市分行投放2.53亿元贷款支持巴河流域生态环境修复工程项目,不仅解决了污水处理工程因资金短缺导致不能完工的难题,更为380余万名老区人民的“母亲河”重批绿装,还了巴河沿线岸绿水清的美景。
同时,该分行还在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及贫困村整体提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等方面持续发力。该分行2.52亿元支持的恩阳区上八庙镇等11个乡镇贫困村提升工程项目,及2.5亿元支持的南江县团结乡等19个乡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都是农村住宅(风貌)建设工程及配套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的实例。
近年来,巴中市分行把长江大保护信贷政策落地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申报并获批长江大保护类贷款项目13个,审批金额48.96亿元,实现投放29.31亿元,贷款余额28.75亿元,先后支持包括农村水利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多个重点领域民生项目。
今年以来,该分行及时成立“长江大保护信贷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统筹细分目标任务,强化激励考核;充分运用PPP、自主经营、特许经营等融资模式优化支持途径来加强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的信贷支持,对“长江大保护”信贷项目优先对接、优先受理、快速审批、快速投放。
截至目前,该分行共投放信贷资金10.4亿元,先后支持包括通江县环高明湖经济带、南江县第二水厂、平昌县水环境综合整治等在内的水利、生态环境修复、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等项目8个,提前9个月完成全年长江大保护投放任务。
下一步,农发行巴中市分行将继续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持续在长江大保护及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下狠功,助力红色老区绘就“绿水青山”美丽新画卷,以优异成绩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