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陈露
【农村金融时报】
随着“两山”理论的深入贯彻,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信贷发展规划为指引,不断提升在能源转型、绿色产业、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含金量”,服务赣鄱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
截至目前,该分行“两高一剩”贷款规模较2018年压降超80%,余额不到总贷款规模的0.04%;绿色信贷规模超128亿元,较2018年增长57.68%。
助力实现“碳达峰”
江西源丰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之一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开发的年处理量18万吨废旧蓄电池项目建成后,可节省标准煤128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426吨,同时大幅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从项目建设初期开始,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就主动对接项目需求,为企业量身打造了信用类支持方案——再生资源增值税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贷款,有效盘活企业的无形资产,解决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该项目是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助力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
紧跟能源供给侧改革,该分行依托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优势,通过完善信贷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重点支持符合绿色信贷标准、环境风险低的“三农”、小微企业、消费信贷和公司客户;积极支持商业模式成熟、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绿色交通运输项目,环境友好型水力发电、智能电网等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农业开发项目、高端绿色装备制造、绿色贸易、绿色消费等领域,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注入金融活水。
截至2月末,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贷款结余超53亿元;绿色交通运输项目贷款结余近54亿元;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贷款结余超9亿元;资源循环利用、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等贷款结余超7亿元。
提升生态“形象分”
“现在生活废水变成达标排放的‘清水’,不仅看着舒服,更重要的是对大家的健康有好处。”宜春丰城市高新区某市民说。
该市民指的是江西丰源水务有限公司的中水回用项目。中水回用通过将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深度处理成为再生水,将污水资源化。该项目既可以缓解水资源不足的压力,还可以节省水资源投入费用。市政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农业生产和绿化,可以带来可观的环保效益。
这个项目背后,有着邮储银行2400万元融资方案的有力支持。
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立足区域生态环境资源禀赋,深入推广小水电贷款、“两权”抵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业务,助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逐步探索出一条助力地方绿色发展的特色之路。
为使赣南地区丰沛的水力和光照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设计开办了小水电抵押贷款和家庭屋顶光伏发电消费贷款,大力支持赣南水电开发和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居民在邮储银行的金融支持下装上太阳能屋顶,将自家屋顶变成一个小型发电站,转化的电能除了供自家使用外还能输入国家电网赚取电费。
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还通过行内银团贷款的方式为客户提供项目融资,全力支持天润天排山风电项目,助力老区绿色生态崛起。
如今,一个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新兴产业、一幅幅美丽乡村的瑰丽画卷、一张张城乡居民朴实的笑颜正在赣鄱绿水青山间不断呈现,见证着江西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也显现出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