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金健宇 郑阳辉
【农村金融时报】
走进位于浙江浦江县仙华街道后谢村的国庆桃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百亩桃花争相绽放,娇媚动人。村支书谢建武脸上满是幸福,这片桃园正成为他们村的致富园。
100余亩的国庆桃种植基地沿浦阳江北岸边种植,与浦阳江生态廊道自然景观浑然天成,一江一景,春意盎然。然而,这里之前还是一片荒田。
谢建武和大多数人一样,经历过在外打工,也吃过不少苦。在他眼里,创业是一条可以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的致富路。去年,他把目光投向了村南面的荒田,如何将“荒”变“宝”?怎样让农村闲置田地耕出致富果?在浙江农信辖内浦江农商银行的助力下,谢建武念起了“致富经”。
金融赋能 开垦荒废农田
一直以来,后谢村村集体经济较薄弱,村民多以务农和外出打工为主,村里的农田闲置多年。近几年,全县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这让谢建武看到了突破口。
去年,在谢建武的带领下,后谢村以流转土地实行股份制的形式,开始了全村的种植事业。经过考查,他决定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桃树,发展桃经济。为此,谢建武和其他村委主动前往外地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养护管理和经营方式,引进先进品种,专门成立“浦阳江后谢村国庆桃专业合作社”,实行村、户合作模式。
前期土地的开垦、树苗的采购等项目启动资金由村集体出资,但因为前期资金投入超出预算,国庆桃种植陷入了困境。
这时,谢建武想到了多次入村走访过的浦江农商银行,他向农商银行的金融顾问讲述项目的情况和规划。该行在实地走访考察后,依据最新的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向后谢村发放一笔60万元的低息“集体经济振兴贷”,用于国庆桃种植。
共同致富 种植百亩桃园
有了农商银行的金融助力,去年9月,百亩荒田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桃园。为带动更多村民致富,谢建武还有计划地引导村民入股,按照规定比例享受分红,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后谢村种植的桃子名叫“国庆桃”,为晚熟的桃子品种,因采摘期为9月中旬左右,临近国庆而得名。桃子单个重量可达1斤左右,不仅个大、汁甜, 而且价高又畅销。
“这片桃林我们只施农家肥,很少用有机化肥农药,种出来的桃子口感会更加香甜可口。现在正是桃树花开的季节,预计到今年能为村里创收50余万元,往后收成肯定翻倍。”谢建武介绍,目前桃树刚种植,已有不少提前预定的订单,村里已经注册“湖山桥国庆桃”商标。
在谢建武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村民不但有了增收致富的渠道,村里的环境也变美了。今年春耕期间,村里更是扩大了种植规模,把更多的荒田种下桃树株苗。下一步,村里还将结合浦阳江生态廊道等自然景观,完善观光亭等基础设施,形成观光、采摘、旅游综合发展,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
近年来,浦江农商银行积极发挥县域乡村振兴主办银行的作用,以助力乡村经济“造血式”发展为抓手,推进“金融强村”行动,用绿色金融理念助推乡村振兴。
同时,该行创新金融产品,推出“美丽乡村贷”“民宿产业贷”“集体经济振兴贷”等特色贷款,有效解决全县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项目资金不足问题。
此外,该行还推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林权抵押贷款等,盘活农村“沉睡资源”,助推“美丽经济”。截至目前,已为县域90个村集体和乡镇集体企业发放绿色贷款1.24亿元。
入春以来,该行突出“农”字特色,深入开展“走千访万”春耕备耕大走访,针对粮农、果农、涉农企业等经营主体,单列5亿元“绿色春耕”信贷资金全力支持其“备战”春耕;对涉农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对农户实行“线下走访+线上金融”服务模式,春耕期间全面实行批发式授信、信用式放款和自助式办贷的农户小额贷款,助力农户春耕备耕。
今年以来,该行已累计发放农户“绿色春耕”贷款6118户,信贷资金9.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