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4月05日 > 总第484期 > A1 > 新闻内容
农业银行发布2020年业绩
县域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 数字化转型已开局破题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李建菲

【农村金融时报】

“不良资产的认定是严格的,风险拨备是充足的,资产质量前景是稳定的。”农业银行日前公布了2020年经营情况,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在业绩发布会上如是总结。

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农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7.21万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79.61亿元,实现净利润2164亿元,贷款和垫款余额达15.17万亿元,存款余额达20.3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1.57%,拨备覆盖率260.64%。

其中,信贷投放的大幅增长值得关注。2020年,农业银行各项贷款净利润率保持稳定,贷款总额15.17万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了1.8万亿,增速13.5%。

从贷款投向来看,该行持续加大对经济发展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供给,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聚焦普惠金融,在服务“三农”和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据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介绍,2020年,该行聚焦粮食安全、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县域“三农”领域信贷投放,县域贷款比上年末增加7525亿元,增长16.5%,余额达5.31万亿元;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52个挂牌督战县,在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12831.7亿元。

而且,农业银行在“三农”县域投放贷款的增速高于其他各项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在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工作县、52个未摘帽贫困县的贷款增速分别达到17.6%和36%。

年报显示,农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

2020年,农业银行公司贷款余额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6%。从贷款结构来看,该行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项目建设,主要支持了一些中长期的先进制造业和机械类项目;从贷款区域结构看,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中部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行的平均水平。同时,该行先后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帮助小微企业纾困、服务稳外贸等系列政策措施,推出“复工贷”专项信贷产品,累计向1080户企业发放疫情防控贷款336.4亿元。

普惠金融方面,截至2020年末,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63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3692亿元,增速达到62.3%。而且,该行累计为8万户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普惠型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93个百分点。

关于新一年的贷款投向,张旭光表示,“从年初的投放情况来看,农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项目储备充足、信贷需求旺盛,预计2021年贷款增长会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提升对乡村振兴和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

据介绍,2021年,农业银行的信贷投放将更加聚焦普惠县域、民营先进制造业等经济薄弱环节,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动能和新供给,更加积极地服务好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服务效益。

数字化转型是农业银行近几年备受关注的重大工程,成效逐年显现。

“农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功开局破题,形成了较好的格局和基础。”农业银行副行长崔勇表示。

截至2020年末,农业银行线上融资产品体系“农银e贷”余额达1.31万亿元,增速122.2%;线上经营能力不断增强,个人掌银注册客户达3.6亿户,增速16.1%;掌银月活客户数突破1亿户;净增互联网场景数8.05万户,带动客户6753万户,沉淀对工存款155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开发的农户线上贷款产品——“惠农e贷”,2020年投放增加1561亿元,余额3534亿元,增速高达79%,已经成为该行服务“三农”的拳头品牌。

关于数字化转型下一步的推进重点,崔勇介绍,2021年农业银行将重点围绕渠道建设、大数据应用、业务基础、科技支撑等四大领域,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即数字乡村工程、掌银工程、开放金融工程、智慧网点工程、智慧营销工程、智慧分控工程、数据中台工程、企业及架构工程、分布式云平台工程、安全生产与网络信息安全工程。

张青松表示,2021年是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也是农业银行成立70周年。该行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资本约束和价值创造,更加注重经营效率和管理效能提升,更加重视数字化转型牵引赋能,全力推进十大数字化工程,不断向国际一流商业银行集团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