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4月05日 > 总第484期 > A7 > 新闻内容
“我们将更关注于制种事业”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田耿文 王松

【农村金融时报】

——河南新乡小麦育种试验田见闻

一场春雨过后,广袤的中原大地一派盎然生机,处处是农户们春耕备耕的壮观画面。

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位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的视察种业有限公司,这里是豫北优质强筋小麦繁育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大豆、玉米的种子繁育基地和粮食收购基地。

一眼望去,眼前的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与普通麦田并无两样。但走近后仔细辨认,你会发现,这里的麦田被划分成了大小不一的条状,麦苗的颜色和高度均略有差异。这里是占地60多亩的小麦育种试验田,田里有700多个小麦实验品种。新乡市是全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基地市和优质专用小麦种子繁育基地市,小麦种子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年产种子量约4亿公斤,约占全省种子产量的1/5,其中新乡县的小麦种子繁育面积占全市的10%以上。

“眼下正是春耕春播时节,公司及属下远大合作社正在积极筹备春耕所用的肥料,以及统筹飞防所用的物资等。”视察种业公司老板尚瑞程说,这些都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幸亏有邮储银行,及时给予了我们资金和各方面的支持。有了流动资金支持,繁育基地农户积极投入到春耕春播中去,有效保证了今年小麦种子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对粮食丰收和国家粮食安全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邮储银行新乡支行工作人员在视察种业了解情况

记者了解到,视察种业的前身是“七里营镇八六原种场”,成立于1978年,长期致力于培育和引进抗虫棉技术和新品种,是最早引进中科院抗虫棉的单位。2004年,种场正式更名为新乡县视察种业有限公司。此后,公司不断扩大经营范围,注重育种研发,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矮败小麦育种中心、河南农科院及洛阳农科院等科研单位进行科研合作及科研成果转化,逐步走上了优质强筋小麦育繁推一体化之路。

目前,视察种业公司现拥有“国审冀麦418”“国审轮选988”“豫审中洛1号”“轮选131”“视察168”等优质小麦品种和大豆品种“科豆2号”。同时,公司还经营国审全角质玉米品种“郁青358”。

公司所育产品销售范围辐射区域包括江苏、安徽、山东、湖北、陕西及河南等农业大省,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该公司联合当地合作社、基地农户及部分贫困户开展育繁推一体化的种植经营模式,定向化订单繁育优良品种的同时,积极开展新品种的培育和研发。

“在实践过程中,公司会安排部分当地原来的贫困户到育种基地工作,参与到繁育基地的排杂和变异株检疫等。工作能力较强的还将参与到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同时,公司联合当地有规模的专业种植合作社,带动周边行政村的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用于良种繁育。另外,公司创建了高标准繁育示范田,进行轮回观摩。”谈起种业公司的运作,尚瑞程侃侃而谈。

他还告诉记者,公司利用有利资源,目前已建立了“公司(提供优良品种)——专业种植合作社(整合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其中包含贫困户土地)——公司(统一回收)——用粮企业”的规模化产业化链条。

比如,公司统一发放科豆2号、中作豆1号等高油豆种到繁育基地,然后由公司负责加价回收转运给“福临门”“中粮”“金龙鱼”等用粮企业。

这种规模化订单种植回收模式在实现企业和农户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构建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条,带动了当地更多农户加入定向订单种植,逐步实现农户土地托管或流转,达到共同增产增收。

“我们农户进行小麦良种代繁后,销售给视察种业有限公司。公司会协助我们开展农田管理和技术指导。小麦良种收购价每斤比普通小麦多0.1元。公司也为附近农户的普通小麦收购提供服务。”新乡县七里营乡八柳树村村民韩法海向记者介绍。

今年春耕期间,在疫情和相关因素影响下,肥料等原料物资价格上涨,无形中增加了公司及相关基地繁育户的繁育成本。

“今年1月,该公司因春耕备播,购买农资及流动资金需要,向邮储银行提出申请贷款。我行经核实,为其发放了5年周期的75万元单笔贷款,可随用随贷。”邮储银行新乡县支行客户经理李正杰告诉记者,前不久,邮储银行还为其追加了30万元的纯信用线上经营贷款。另外,该支行还可以根据制种名单制准入,对其按需求进行“良种贷”匹配贷款,以满足其流动资金需求。这些实实在在的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该公司的春耕备播贷款需求。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新乡市分行已向春耕备播行业投放贷款1.36亿元,其中向种子、化肥等农资经销户发放贷款1570万元,向粮食种植及流通行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贷款5330万元。

就在3月初,河南省出台文件,确定在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温县、滑县等5地进行试点,开展小麦制种保险试点。这无疑从政策层面加大了对繁育种业的支持力度。

“过去几年,我们的育种基地在政策和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下加大育种投入,取得了不错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现在的制种保险试点也会将我们纳入其中,对我们的工作开展是极大的支持。今后,我们还希望有关部门,对公司和基地繁育户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尚瑞程说,“这样,我们将更关注于制种事业,也才有更强大的实力与科研单位合作,培育出更优质的农作物品种,为我国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