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金霞 通讯员 任娜
【农村金融时报】
河北大北农农牧公司主营养猪业,业务覆盖京津冀晋蒙区域。此前,该公司与河北饶阳县签订了100万头生猪养殖协议,由于需要补栏,急需资金支持,但是受跨省集团客户等因素制约,贷款办理遇到困难。
农发行河北饶阳支行知悉情况后,认真研究政策,反复琢磨途径,捕捉到“政府指定企业”“按单一客户支持”等关键词,找到了破解难题的方法。
与此同时,生产饲料的饶阳大北农农牧公司也获得了审批授信。但是由于受疫情影响,大北农集团无法召开董事会研究担保事宜,贷款无法完成投放。
能否将河北大北农农牧公司和饶阳大北农农牧公司两家企业链接在一起,构成玉米收购、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应急储备为一体的“猪产业”一并支持?农发行的这一想法得到饶阳县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随之《关于建立饶阳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饲料及生猪储备的通知》迅速印发,明确指定2家公司建立不低于6000吨饲料、1万头生猪储备,用以稳定生猪产能、保障市场供应。
农发行依托新发地公司信用,向物流园内小微企业发放“租金贷”
一招棋活,满盘皆活。河北大北农农牧公司破解了客户准入的难题,饶阳大北农农牧公司破解了担保后置的瓶颈,农发行探索形成了全产业、宽链条、多领域的供应链信贷支持新模式。
此后,农发行河北省分行省市县、前后台各部门高效推进,在最短时间内为2家企业累计授信7500万元,先期投放4500万元。
“我行针对生猪产业链条长、环节多、涉及面广的特点,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信贷产品合力,贯穿支持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屠宰加工、猪肉储备、冷链物流、生猪防疫环保等生猪全产业链资金需求。”农发行河北省分行相关负责表示。
数据显示,农发行河北分行已累计发放贷款26.45亿元,支持了全国最大的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牧原集团13家子公司、大北农集团5家子公司,促进企业形成从饲料加工、种猪培育、生猪养殖到成猪、种猪销售的全产业链建设,有力促进生猪生产恢复。
此外,为适应雄安新区建设投融资特点,满足应用区块链技术开展项目管理需求,农发行河北省分行创新完善信贷支持模式,依据农发行相关信贷政策制定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雄安新区供应链贷款操作指引(试行)》,结合雄安新区项目建设实际,利用供应链贷款向分别承担投融资、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不同职责的公司类客户提供资金支持。
截至目前,该分行已累计发放雄安新区供应链贷款30.32亿元,支持雄安新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南水北调雄安调蓄库弃渣综合利用项目等一批新区重点建设项目,以现代金融优质服务支持“千年大计”加快实施。
这些都是农发行支持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生动案例。
今年两会期间,农发行总行出台了《关于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供应链金融业务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农发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解学智表示,由于多数农业经营主体存在融资难、销售难、控制成本难、防控风险难等问题,供应链金融可以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效连接上下游资源,实现“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小企业与大市场”有效衔接,从而解决上述难题,提升乡村产业链价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意见》要求,农发行要切实认识到做好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将供应链金融业务作为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
农发行将坚守政策性银行定位,严守“三农”边界,围绕聚焦主责主业、实现融合发展、提升服务质效、创新业务模式、加强风险防控等工作重点,积极稳妥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