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赛
【农村金融时报】
任赛,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专业,获艺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教师,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青年艺术创作人才,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任赛的作品,同她本人一样,像从苏杭雨巷手擎油伞走来的旗袍秀女,纯净典雅、温婉深邃,不事张扬的表达着爱和温暖。
艺术是相互融通的,朱光潜先生一早就论证过,诗歌、舞蹈、音乐同源一体。任赛以山水画见长,但其艺术审美却不只是简单机械地对“形”之描摹,“力透纸背”,山水只是她更深层次文化意味的寄托。每一线条、每片色彩,都是一次情绪的流淌与凝结。
在我看来,任赛的画带有仙气,是可观可读的,而其可读性,在于它们灵动的飘逸、孩童的真挚以及简单而又纯粹的艺术追求。
苏轼以“道”“艺”二字概括中国画气韵所在,诗有诗眼,画有画韵,苏轼《菩萨蛮》有咏:“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来往一虚舟,聊随物外游。”以“虚舟”与静谧的溪山相衬相映所营构出的意境,正是任赛在《水面浮舟》中与古人遥相呼应的气韵所在。又如梭罗《瓦尔登湖》中的那一份宁谧与澄静,中西古今相融,又给予了她画境更为丰富的可读性。
任赛画作的魅力还在于她对大写意与细笔山水间恰到好处的结合。
在大笔皴绘出的混沌山色的景深之上以细而密的枝叶点缀,中、近景的精细勾点,清丽确凿,“实破虚”“近破远”,与写意国画历来所讲究的“浓破淡”“淡破浓”如出一辙。
江南别致的楼阁石刻雕像与秀丽的山色湖光,在任赛的画笔下自由组合,浓厚的墨色和明灭的烟霞天光给予了它们生命,都在为画家的自我表达所用。
任赛以超然物外的创作心境和主题,和“非我”的姿态进入作品。于她而言,物外意指去除“我见”的超然,超然于绘画技巧、山水之外,去除了技法、评论、派别的囚囿,以孩童挚真的心境,达致浑然。
任塞画作的整体用色,中和、冲淡而雅致,整体用色与细节渲染,给人一种墨色相融的空濛澄澈之感,但这种空濛并不冷漠,是泛着微光的温暖。
现代山水画,或过于追求厚重失了意趣,或过分讲求画面丢了内涵,任赛的画作之所以有这样的解读究竟,正是缘于她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努力。东北故乡与童年的恩赐,杭州山秀水美的浸染,北京多元的艺术空间,都是她艺术之路上的财富,但更为可贵的是,这些或天性或后天所得,不仅没有阻挡她创作求新求破的脚步,反而给予了她清丽灵动底色之上的深刻与开阔,她一直将这种追求比喻为“光”,在她看来,这光,是小时候黑暗时母亲点起的蜡烛,是绘画带给她的充实与骄傲,是随父拜师时那幅达摩渡江图中坚定的眼神,也是她在创作之路上的不断追求,在破立之间,达致一层高度。
绿荫如水夏堂凉 136cm×69cm 纸本设色 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