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3月15日 > 总第481期 > B1 > 新闻内容
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富阳样板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王爱静 通讯员 史贤良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浙江农信辖内富阳农商银行通过建立党建联盟机制、实施金融强村计划、深化普惠金融工程等举措,为农村经济发展引入金融活水,有效推动薄弱村消薄增收、低收入农户脱贫奔小康,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党建联盟”加强政银合作

早在2019年7月,富阳农商银行就联系富阳区委组织部、区委“两新”工委印发《党建共建推动金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实施组织共建、产业共创、难题共解、人才共育、文明共树、生态共护、数据共享、文化共兴等“八大行动”。目前,该行已与18个区级机关单位、24个乡镇(街道)签订党建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党建+金融”服务模式。

该行通过党建联盟,不断加强与各乡镇(街道)的合作互动,因地制宜推出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助力富阳区发展“味道山乡”美丽经济。2019年11月,该行与富阳区洞桥镇建立党建共建战略合作,在该镇成立“营地之乡”产业联盟,并向“营地之乡”产业联盟综合授信1亿元。在该行的信贷支持下,许多村里的老房子装修成杭派民居,被打造成乡村旅游的“网红地”。

近年来,随着“党建+金融”服务模式的深入推进,该行积极融入到城乡社区治理中,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贡献力量。富阳农商银行与常绿镇合作,在全区率先推出“党员先锋贷”,根据党员先锋积分提供不同的利率优惠政策,激励广大农村党员带头创业;结合永昌镇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工作,推出环境卫生版“健康码”,对“绿码”农户给予贷款利率优惠;结合渌渚镇打造“孝善”文化的契机,根据该镇农户孝善指数给予不同的利率优惠政策。

“金融强村”助力发展村级经济

2018年,富阳农商银行联系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联合启动“金融强村”三年消薄行动计划,助力富阳区消薄除弱工作走在杭州市前列。

该行在全区109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租用集体房产,设立“丰收驿站”金融便民服务点,每年向各村支付租金10万元,同时在区财政设立的2.5亿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基础上,放大5倍提供信贷支持,专项用于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消薄、低收入农户的扶持以及助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截至去年末,该行已发放“消薄贷”362户、金额3.29亿元;有效发挥5000万元“乡村振兴转贷资金”作用,发放无还本免费续贷的“续呗贷”2470户、金额53.5亿元,实现减费让利超1600万元。

此外,为全力做好各行政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的账户监管工作,该行对村级账户中暂时闲置资金及时做好保值增值服务,对定期存款执行基准利率上浮等优惠政策。

“普惠金融”带动农民“富”起来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去年初,富阳农商银行与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推广,采取“一封信、一条短信、一次走访”的“3个1+N”做法,通过信息采集、无感授信、有感反馈、贷前签约、按需用信,推进以农户全覆盖为目标的小额普惠金融。

“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方便、灵活、快捷,关键还与大学生创业政策结合起来,给予免息的利率优惠,真是我创业路上的‘助推器’。”王栋鸿说。

王栋鸿是富阳区青何村人,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创业。他承包100亩山地开办家庭农场,结合当地的农业特色和现代科学技术,种植猕猴桃、蔬菜和放养土鸡。去年,王栋鸿实行“家庭农场+基地+定向销售”三位一体的新模式,急需资金开发新渠道、购买新品种。富阳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上门服务,为其办理了30万元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截至去年末,富阳农商银行完成全区客户信息采集16.46万户,其中农户13.18万户,信息采集面、行政村覆盖率、可授信农户覆盖率均达到100%,授信总额205.83亿元,同比提高67.5%,发放低收入农户贷款993笔、金额5203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