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太保寿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周燕芳认为,我国第三支柱发展刚刚起步,在替代率、资产规模等方面远低于大多数成熟市场,在结构特点、市场有效性和政府管控程度上均有提升空间。
周燕芳建议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产品和服务层面入手,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的推动,更好服务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调动多种金融机构主体积极性,丰富养老金融产品的选择,大幅提升第三支柱的民众参与度和覆盖面。探索建立养老金第三支柱专属账户体系,打通第三支柱下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各类投资管理机构发行的养老产品账户,进行资金管理、投资管理等统一归集。同时,探索通过实名认证且唯一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实现资金在“三支柱”之间转移接续,建立养老金账户“一账通”衔接机制。
二是明确商业养老保险发展定位,鼓励产品服务创新。建议将保险系产品作为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初期的产品主体。鼓励加大养老保险产品创新,适当扩展保障责任,提供更加灵活的养老金积累和领取服务,创新发展具备长期直至终身领取功能的养老年金保险等。鼓励保险业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变额年金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试点工作。
三是加大对第三支柱产品的政策支持力度。在政策性产品监管、销售监管方面应给予政策松绑。进一步丰富税惠产品范围,提升税收优惠力度并丰富激励方式,出台一揽子强有力的激励政策,推动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走向普惠。
四是扩大商业养老保险投资范围,提升长期养老金收益率。进一步放开投资端限制,允许更高比例投资在权益类、另类资产;适当降低养老金产品的资本金要求,拉长年金投资业绩的考核周期;对于养老金业务给予税收优惠等。
五是简化税延养老保险业务全流程,提升吸引力和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