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
当前,民营企业发展模式已由扩张型转变为创新型,逐步掌握了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业态模式新、质量品牌优、管理水平高、国际融合好的优秀企业。
据统计,民营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中占比超过70%,3500多万家民营企业已成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江浩然认为,近年来,民营企业已从被动创新变为主动创新,并深入参与到国家级科创项目中。但从整体来看占比不高,很多创新资源仍未被完全利用,尚未与国家战略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
同时,民营企业在推动创新技术、创新产品的过程中,应用场景支持不够,推广落地综合成本较高,自主创新产品与国外产品在竞争中不占优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创新行为。
江浩然还认为,对民营企业来讲,无论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还是扩大规模,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尽管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民营企业,但民营企业依旧较难获得低成本中长期融资。
因此,江浩然建议:
一是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加快政策链与产业链衔接,部委引领与民企创新“双轮驱动”,加大对行业领军民企创新资源的梳理与支持,筛选更多有实力和潜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中。
二是加大国内市场对自主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优先推动民营企业自主研发产品的适配与应用,在重大项目或政府采购中,按比例优先采购民营企业自主研发产品。
三是加快构建多元化支持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资金体系。由财政部牵头出台实施民营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奖补政策,统筹协调普惠性财政和金融政策,完善创新风险的分摊、担保和补偿机制,对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企业实施更大力度的税收减免。
四是支持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由科技部牵头通过梯度培育和引导扶持,加大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重点创新团队的培养,加速培育更多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的“明星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