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2月08日 > 总第478期 > B6 > 新闻内容
“惠民保” 让健康保险更普惠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郑源源

【农村金融时报】

2020年以来,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在全国多地落地开花,成为近年来继“百万医疗险”之后的又一爆款产品,人们将其亲切地称为“惠民保”。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惠民保”市场已出现了近100款产品,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

普惠型保险受欢迎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市面上的“惠民保”产品虽不尽相同,但大多均有如下特点:一是参保门槛低,不限年龄和职业,不需体检,无健康告知和等待期;二是适用人群覆盖广,只要是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就可购买;三是价格低廉,各年龄人群参保价格统一,但也有地区按年龄定价,大多保费在百元以内;四是保额高达百万,且涵盖重大疾病特药和一些增值服务等。

值得一提的是,“惠民保”与百万医疗险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投保的低门槛,在基本医保之外,为老年人群和带病人群提供了一份健康保障。

同时,该项目的运营模式大多是由地方政府主导、商业保险公司承办、消费者自愿参保,这也是“惠民保”一经推出就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主要原因。

《中国健康保险发展报告(2020)》(健康保险蓝皮书)显示,去年前十个月,我国已有至少60个城市落地城市定制医疗险,合计已经惠及超过2600万人,总保费收入超过10亿元。蜗牛保险近日发布的《百城惠民保深度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国参保人数已激增超3000万人。

井喷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去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城市定制医疗险是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保险蓝皮书称。

可持续发展是重点

作为一款普惠型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惠民保”的出现有助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但其作为制度创新和业态创新,在运营过程中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

例如有的地方在宣传时过于强调低价高保额,淡化了免赔责任,对消费者产生误导。近日,就有广州市民向媒体反映“惠民保”理赔难,究其原因实际上是被保人在医保报销后的费用未达到“惠民保”的免赔额。

同时,随着“惠民保”的推广,各保险公司纷纷抢占市场,产品同质化明显,一个地方出现了两款甚至更多的类似产品,看不懂条款的群众只能“盲买”。 例如浙江宁波同时有“甬惠保”“工惠保”“市民保”三款产品,参保门槛相同、保费相近、保障责任也很相似。

另外,尽管很多地区的“惠民保”在投保时没有健康门槛,可以带病投保,但实际上在理赔时,并不能赔付因癌症、心脏病、肝肾疾病等一些重大疾病既往症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一些产品仅报销医保目录内的费用,报销比例大多在70-80%,并非100%。这也意味着,报销之后或者医保范围外,还需被保人自掏腰包。

此外,由于低门槛低保费,对于承保的险企而言,则面临着后续的赔付压力加大,产品缺乏可持续性的问题。例如在江苏南京,“惠民保”的承保机构从最初的平安变成了泰康,今年又变成了以人保财险为主的多家机构联合承保。

针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也迅速采取措施。去年11月,银保监会就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向行业内征求意见,其中提出了“应严格履行产品说明义务”“鼓励将目录外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重点查处“参与恶意压价竞争”“夸大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等违规行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监管部门出手规范“惠民保”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举措,对其影响从长期来看是正面的。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