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2月01日 > 总第477期 > B8 > 新闻内容
寄情好山水方见天地宽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周祥林

【农村金融时报】

——胸怀山水情怀的吕书庆

吕书庆,字大真,1958年生于山西沁水。习书受父亲影响,后师从沈鹏先生。现为中国书协新闻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杂志副编审,《中国故事》杂志常务副主编,中国国家博物馆征集鉴定部专家库成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精英班成员,董寿平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

草书杨万里诗一首 (137cm×69cm) 纸本 2021年

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其实,何止于书,世界之上,但凡美好之物,神采一定都超出形质之上,比如山。

庐山、黄山、泰山、华山……如果只有形状,而没有了缥缈、神奇、凝重、险峻的风神,便会黯然逊色。书法源于心灵,成于笔墨,而其内在之气,却直接天地山川,自古之大书法家,无不以万卷书外的万里路作为终极关怀,此正是书法神采和神奇的源泉。

吾友吕书庆,晋人也。好读书,精法书,擅书画,性随和。常将奇思妙想寄予笔墨,故其草书开张跌宕,有乡贤傅青主之意,超迈时贤;小楷疏朗中富含整饬,评者谓其有倪(元璐)黄(道周)之趣;隶书遥接中郎,石门之肆、礼器之规皆存于笔下;行书老辣俊朗,得米襄阳之势;篆书则直师二袁(袁安、袁敞)一李(阳冰),婀娜婉约,有柳三变词章之妙。

用诸体皆备来形容吕书庆绝不为过。

诸体皆备在当代已属不易,而诸体中都能透出一种山川壮阔之气,就更是少之又少,我不知道这是否和书庆成长于太行山有关。

与书庆兄相交多年,每为他书画中的山川之气所陶染,渐渐地还带了点神秘。直到有一次,我们的电视剧《书圣王羲之》剧组拍摄采风行同游湘西,归途已经日暮,到了住处才发现吕书庆不见了,手机也无人接听。于是复又回到原处,却见暮色中他斜卧于一块山石之旁,面对眼前的千山万壑,正在倾听和感受,吟诵声伴着云影松涛传来,其自作诗云:头枕云山沁水开,烟岚过树漫楼台。亭溪舞得三峰乱,忽见天轮一鉴来。

又一次,正值国庆长假,我和一群朋友正在把盏闲聊,忽然收到一串彩信,展而看之,原来吕书庆正立于太行山王莽岭的一角,黄花红树衬映着莽莽群山,真是风神无限,气接云霄。不觉让人勾起当年荆浩在此一住就是十年遂得山水之法的记忆。刹那间,盏中的酒香不禁生出了一丝惭愧,酒香看来抵不过秋花山壑,也忽然明白了书庆兄作品中山川之气的由来。

寄情好山水,方见天地宽。

书庆兄喜好山水如此,难怪他的笔下能生出无限的超出形质的神采,能有着咫尺万里的宽大。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