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刘芳 兰琼
【农村金融时报】
“年初是竹荪菇种植的黄金季节,3月之前必须下完菌种,超过这个时间节点,对竹荪菇的产量影响很大。”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黄祝村的村民赵尚芸最近正忙着在田间栽种竹荪。
赵尚芸是黄祝村的竹荪种植大户,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刚刚从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申请到20万元“极速贷”线上贷款,用于竹荪春栽。
“多亏邮储银行这个老朋友的帮助,我们的竹荪菇种植基地现在规模已经有差不多150亩了。”说起和邮储银行的交情,赵尚芸颇有感触。早在2009年,邮储银行刚开办自营贷款业务的时候,他就向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申请了三户联保贷款,经营一个小型水力发电站。借助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赵尚芸勤劳苦干,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2016年,赵尚芸当选为黄祝村村支部书记,把竹荪种植作为扶贫产业来抓,带动和指导村民进行相关种植和投资。
2019年,他从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申请了“财政惠农通贷款”,用于扩大竹荪菇种植规模,新建种植基地,创办合作社,带领10余户村民一起发展竹荪菇种植产业。同时,他积极协调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的客户经理走访了黄祝村的其他竹荪菇种植户。结合黄祝村产业集中、效益良好等因素,该村31户村民被纳入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信用户名单。一时间,“赵书记”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创业致富带头人。
一笔笔贷款帮助一个个村民致富,黄祝村的“赵书记”,仅仅是获得邮储银行江西分行助力的千万农户之一。从2009年开办自营贷款业务以来,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不断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创新“三农”金融贷款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据了解,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以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深入推进信用村建设,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积极构建“三农”综合服务生态圈。
该分行一方面积极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围绕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江西省“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通过“党建+信用村”“移动展业+信用村”“二维码+信用村”“U农场+信用村”和“特色产品+信用村”等多种模式实现整村授信,以点带面助力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市场批量综合开发之路。
另一方面,该分行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加快线上小额贷款“极速贷”“网商贷”的发展,实现“三农”金融业务的转型升级。
例如,该分行在“三农”服务方式上践行“轻型化”“智能化”,将“极速贷”白名单与CRM平台结合,进行精准营销,让县域农村地区的客户对邮储银行的产品听得到、想得到、用得到。
据悉,截至目前,邮储银行江西省分行已对全省256个行政村和村内农户开展了信用村和信用户评定工作,共评定210个信用村、3228户信用户,累计发放信用户贷款超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