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杨漾 毛飞
【农村金融时报】
产业银行依托产业诞生,其快速发展反过来又成为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云南红塔银行自2016年7月更名运营以来,依托云南支柱产业——烟草,在“十三五”期间,通过深耕产业链金融服务,在发展战略的制定、梦想文化的建设、经营指标的增长、产融结合的探索、制度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改革发展成果,让红塔银行迈向一流产业银行这关键一步走得实、走得稳。
指标成倍增长
增强发展实力
红塔银行承载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国家烟草专卖局对红塔银行提出了“扎根行业、服务云南、走向全国”的要求,云南省委省政府要求红塔银行“立足滇中、服务云南、辐射周边”。
四年多时间,红塔银行完成了从资产规模300亿元到1200亿元的跨越,实现从玉溪到省级城商行的蜕变,保障了股东的投资收益和资产增值。2020年以来,红塔银行的业务发展受到疫情影响,但仍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20年末,该行资产总额达到1293.58亿元,实现净利润7.91亿元,不良贷款率1.1%,监管评级始终保持3A,外部主体评级提升到了AA+。
烟农通过种植、销售烟叶致富 王淼 摄
该行大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助力云南省脱贫攻坚大局,有效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政策要求。更名以来,该行累计捐资扶贫资金2600多万元,2020年末扶贫贷款余额达到20.86亿元。
战略谋定实施
双轮驱动卓有成效
“十三五”期间,红塔银行围绕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完成了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确立了“产业银行+科技银行”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把打造“全国一流上市产业银行”作为奋斗目标。
四年多来,该行结合“扎根烟草”定位,大力推进“产业银行+科技银行”双轮驱动战略实施,加强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云南支柱产业。一系列产品和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红塔银行产业金融服务模式不断完善,与全行业合作搭建互利、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红塔银行产业金融服务实现了从主业到全产业、从线下到线上、从云南到全国的创新和发展,服务覆盖了云南省内16个州市100多家烟草单位、6万多烟草种植户、2万多卷烟零售户以及云南省外28个省市自治区43家烟草工商企业。
制度创新完善
汇聚发展动力
除了“发展”,“制度创新”是红塔银行“十三五”期间的又一个主题词。
四年多来,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方向和金融法律法规的要求,红塔银行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保障了科学决策、稳健运行。在2019年银保监会公司治理监管评估中,红塔银行得分达到82.25分,高于省内其他城市商业银行。
四年多来,红塔银行系统对制度体系进行梳理和建设,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制度建设活动,累计修订、制定各类制度1000余部,基本做到了让每一笔业务、每一项工作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2018年,红塔银行正式发布了“梦想开始的地方”企业文化体系,系统阐述了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等核心理念。通过两年多的宣传贯彻落地,企业文化内聚合力、外树形象,增强了全行的凝聚力、战斗力,提升了红塔银行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紧扣如何有效与全行业开展战略衔接,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红塔银行2020年以来围绕“产业银行建设举措”“金融科技创新方向”等课题开展深入调研,为下一阶段的创新发展谋篇布局,初步形成了在“产业银行+科技银行”双轮驱动战略下的56字经营思路和4大目标任务,力争到“十四五”末可以完成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