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1年01月25日 > 总第476期 > A8 > 新闻内容
就地过年须做到“两头暖”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葛权

【农村金融时报】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即使再忙再累,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会归心似箭不远千里回家“团圆”。每逢佳节倍思亲。“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传达了多少个家庭对团聚的渴望。

春节将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春节人口的大量流动,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出通知,鼓励企事业单位灵活安排休假,引导职工群众在春节期间尽量在工作地休假,广获舆论关注。各地积极响应,纷纷提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截至1月18日,已有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吉林等24个省市区倡议就地过节,各地政府和企业适时推出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暖心大礼包”。

有的城市向留在当地过年的人员发放过年红包、现金补贴、食物消费券,有的还为方便人们与家人视频赠送百元手机流量,或送孩子冬令营、送技能培训、送团圆晚宴、送免费体检等;还有的对春节期间坚持上岗生产的人员实行“高额加薪”。让就地过年的人在外“安心”,远在家乡的亲人“放心”,“两头暖”可以把相互牵挂之情化为抗疫动力,达到科学防疫,不给国家添麻烦的目的。

就地过年是特殊时期对社会治理能力的新考验,因此需要方方面面考虑更周全些、工作更细致些、措施更精准些。这不仅仅需要个人的配合,也需单位、社区等联动。各级政府部门和有关企业,要摸清留在本地的过年人员底数,深入细致地搞好疫情风险排查。对农民工散居和群聚的地方,应及时消毒,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堵塞一切病毒传播的漏洞,不留任何死角。就地过年人员应时刻注意搞好“自我防控”和“自我保护”,“就地过年”要过得舒适、健康。村镇也应主动摸底,为留守老人儿童提供保障,让回不去的亲人多些安心。

相关部门也可出台措施,关怀独自在异乡过年的人。如开展“春风暖心,春节安心”活动,认真细致安排好就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开展“观美景、赏民俗、话新春”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就地过年的外来建设者思想稳定,心情愉悦,留得住、过好年。疫情期间安心选择就地过年,不仅可以保护自己和家人,更可以让大家能过上一个难忘的春节。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