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戢华盛 通讯员 卢刘树
【农村金融时报】
“在农发行产业扶贫贷款的支持下,我们集团实施了‘产业发展带动工程’。”湖北长江医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明告诉记者,公司通过产业扶贫,开出了“脱贫良方”,真正激活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2019年初,农发行荆州分行向长江医药集团发放2亿元贷款,用于长江源中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带动包括中草药生产,加工在内产业链发展,从而增加种植农户的收入、助力扶贫攻坚。
截至目前,该分行陆续向长江医药集团发放3.4亿元贷款资金。在金融“活水”支持下,该集团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模式,让贫困村民种植中药材吃了颗“定心丸”。
培育“领头羊”
试行“保底收购”
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大柳乡自古以来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
前几年,柳乡黄龙庙村二组的贫困户柏化凤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
不过,因为柏化凤曾有过中草药种植经验,2016年,当长江医药集团准备在十堰郧阳投资,打造中草药生产基地的时候,决定将其作为种植“领头羊”进行扶持,让她带领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从事中草药种植。
“不仅仅是缺销路,种植中药材既缺资金,也缺技术。”原不打算搞种植的柏化凤告诉记者,是一份“保底收购订单”让她有了坚持种植的底气。
2017年3月,公司与之签下了第一份“保底收购订单”,承诺提供种植技术,并预付了40万元的收购资金,还为她购买了种植保险。
“有了这份‘订单’,还从银行贷到了一笔无息贷款。”柏化凤说,她把自家的6亩地全部种上白芨,又租下了邻居的土地,一共种植了近13亩白芨,外加6亩苍术,仿佛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很快,一些曾经摇摆不定的贫困户纷纷加入到订单种植行列中。
开拓“宜产区”
保障“道地药效”
在公安县埠河镇双合村道地药材种植合作社水泥地上,铺满了一个个形似小土豆的半夏。
半夏为药用植物,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生用消疖肿等多种功效。由于荆州地区出产的半夏品质最优,又被业界称为“荆半夏”。不过,因前些年大规模不合理采挖,致使荆半夏大量减少,野生荆半夏资源濒临枯竭。
此外,荆半夏种植成本较高,除去人工,仅种子、肥料等,每亩的种植成本就高达1万元左右。当地农民认为门槛高、投入成本较高,多持观望态度。
该集团开辟道地药材种植适宜产区,以荆半夏的种植带动更多中药材的种植,助推产业扶贫。2017年8月,在公安县埠河镇双合村,集团预付20万元收购定金,支持该村道地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流转土地200亩,连片种植中药材半夏,已带动5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荆半夏种植成败,关键在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有了长江医药技术管理团队提供的先进技术,精细管理,合作社种植荆半夏获得成功。”双合村“荆半夏”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周兵说,“半夏怕干,也怕湿,滴灌可以延长半夏的生长期,增加产量,一亩田可以多收6000到8000元!”当地农户发现荆半夏犹如“金疙瘩”,也纷纷加入到种植中来。
近年来,公安县多个乡镇借鉴双合村种植合作社的合作模式,将中药材种植加工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菊花、夏枯草、黄蜀葵、白芨、艾草等中药材种植也受到当地村民追捧。
截至2020年底,全县地道中药材适宜产区的种植面积已达570亩,有110户贫困户从事道地药材种植,已与2019年底全部脱贫摘帽。
兴建“示范点”
探寻“规模效应”
2018年3月,长江医药在郧阳区安阳镇小河村和李营村流转土地1000亩,建成了最大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公司又以此基地为核心,流转土地5000余亩,投入资金1.8亿元,在秦巴山区建成覆盖17个乡镇的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区。
2019年8月,集团在郧阳区鲍峡镇大墩子村试种10亩的中药材“五味子”如期采摘。后经检验,各项药理指标全部达到了国家相关标准。
目前,在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区,该公司种植的特色中药材包括五味子、白芍、柴胡、苍术、连翘、鱼腥草、栀子、板蓝根和何首乌等10余种。
“在示范基地,今年已经采收的药材中,当数5月间采收的板蓝根最为亮眼,产量超预期,多达1500多公斤。”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张永丰介绍说,参与土地流转的贫困户不仅每亩地能拿到600元的土地流转金,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拿到劳务费。
“现在,我在基地务工,每天的劳务费是100元。”安阳镇李营村贫困户张义随不无感激地说,我家向基地租出土地7亩,每年的务工费和出让金合计可达1.2万元。
在打造高标准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的同时,该集团还推进不同规模的种植示范点的建设。2018年初,在荆州公安县毛家港镇蒲田咀村,该集团支持村种植合作社流转土地300亩种,集中植射干、牛膝、半夏等药材,已带动6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2019年4月,在公安县章田寺乡金红村,集团支持魏枝华中草药种植基地流转土地70亩,并给该基地免费赠送了价值4.9万元的枳壳树苗,带动了15户曾经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集团出种子、出技术,农户出土地、出劳力,药材成熟后,公司按市场兜底价收购,既保证了公司药材的供应,又保障农户增收,不失为一种双赢模式。”农发行的工作人员如是说。
目前,这种连片模式,在十堰郧阳区和荆州公安县全面铺开。该公司投资近3亿元,开发中的5万亩中药材基地,将为近万户脱贫户筑牢了防返贫的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