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21日 > 总第471期 > B7 > 新闻内容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李建菲

【农村金融时报】

———农业银行河南分行扶贫干部“下乡”记

提起第一书记赵士军,马楼村人人都能讲出很多关于他的故事,乡亲们都说:“赵书记扶贫有一套。”

赵士军是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派驻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马楼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已3年多,过去的“外来汉”早已变成“自己人”。和他搭档的村干部说:“赵书记每天至少往村民家里跑一两趟,3年下来入户走访超过1700余户次。”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赵士军说,这是开展扶贫工作的根基。

扶贫干部的言行 责任重大

台前县位于河南省的东北角,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和耕地在黄河滩区,三分之二在滞洪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河南省四个深度贫困县之一。马楼村是台前县贫困人口较多的村,是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的定点扶贫村。

2017年,农业银行河南分行要派驻新的第一书记去马楼村驻村工作,要求在农业银行全省系统内选拔45周岁以下、副处级以上实职干部。当年41岁、任农业银行安阳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的赵士军被列为选派对象,“我出生在农村,了解民情,再合适不过了。”

回忆起3年前刚来马楼村时的情景,赵士军仍历历在目:“报到当天,群众看我的眼神,有期盼也有怀疑,仿佛在说,等着看你究竟能干出什么成果。”

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基层,从金融机构到行政单位,赵士军坦言:“当时内心压力很大”。但是他没有犹疑,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赵士军来马楼村时已是深冬。头一个多月,他几乎天天爬坡过坎,奔走于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到每个村民小组详细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建议,精准搜集贫困人口信息,记录每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和实际困难,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村委委员马兆月回忆,当时开展入户大走访,为提高效率,他每天用自家的电动三轮车载着赵士军走街串巷,村民戏称给赵书记配了“敞篷专车”。

一边开展走访,一边宣传政策,赵士军逐渐厘清了工作思路, “最首要是把国家的扶贫政策精准落实到位,给贫困群众提供最需要的帮助,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有尊严”。

在一次入户走访过程中,赵士军了解到年近70岁的贫困户张秋兰患甲状腺肿瘤,拖延着没有及时入院治疗。他和驻村队员积极奔走,帮助张秋兰争取政策,申请适用的补贴,联系住进濮阳市人民医院进行切除手术。

担心张秋兰心里不踏实,术后第二天,赵士军和驻村队员驱车90公里前去医院探望。看到他们前来,张秋兰和家人都很感动,陪护她的老伴反复地向同病房的病友介绍:“这是农行派到我们村的驻村干部。”

“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扶贫干部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着派出单位,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责任重大。”赵士军感慨。

可喜的是,张秋兰的身体已基本恢复,各种政策性报销和补贴解决了绝大部分医疗费用,家里自费承担不足一万元。去年,村里帮助她家改造了两间危房,给她的爱人安排了公益岗位,每年还有光伏扶贫分红,日子越来越好。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医疗保障、住房保障、教育保障、社会保障等专项扶贫政策。为了保障政策精准落实到户,基层扶贫干部发挥着重要的宣传解读和监督执行作用。

赵士军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依托地方政府和农业银行的支持,驻村工作队累计帮助马楼村14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41户贫困户通过光伏扶贫产业带动增收,28名贫困学生享受教育扶贫专项补贴,12名残疾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6名贫困群众通过参加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22名贫困群众通过村内保洁、保安、绿化等公益性岗位在家门口就业,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重症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实现全覆盖。

驻村干部是代表

派出单位是后盾

发展产业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赵士军驻村不久与驻村工作队队员们开始研究如何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农业银行的职能优势,用足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在马楼村发展可持续的扶贫产业。

过去,马楼村一直没有集体经济和产业项目,村内办公开支、兴办公益事业等缺少自有资金。2017年,在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定点帮扶下,马楼村发展起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肉牛养殖,委托台前县黄河三阳开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代管经营。

合作社负责人刘少军介绍,该合作社现在存栏60头牛,年收益10万元左右,能带动30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增收1000元。

第二年,赵士军和队员们帮助马楼村争取到专项资金50万元,入股台前县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益3万元。去年,又争取到专项资金100万元,入股当地肉鸭养殖项目,每年增加村集体收益6万元。

赵士军(左一)在台前县黄河三阳开泰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李建菲 摄

同时,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通力合作,积极宣传扶贫小额贷款政策,调查了解贫困户产业发展规划、个人信用和贷款需求,积极帮助获批扶贫小额贷款85万元,支持18户贫困户创业增收。

马楼村的贫困户任广芹去年2月从农业银行申请到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用这笔钱把家里的4只羊发展到目前的20余只。他最近正在改建羊舍,打算将养羊规模扩大到40只以上。

现在的任广芹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他常说:“我有几十年养羊经验,如今有农行扶贫贷款的支持,我有信心发展好养羊项目,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这几年,赵士军和队员们陪伴着乡亲们一户户脱贫增收,村民都笑说:“赵书记带来了银行的好政策。”赵士军深知,驻村干部是代表,派出单位是后盾,他深切感受到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对定点扶贫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农业银行河南分行近年来对马楼村累计投入捐赠资金40多万元,协调筹集资金180余万元,帮助硬化村内道路,培育村集体经济项目,发放扶贫小额贷款,支持贫困户通过个人创业加快脱贫步伐。

在农业银行河南分行的定点帮扶下,马楼村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13.45%下降至2019年底的0.94%,56户、183人实现脱贫摘帽。

近年来,在河南全省,农业银行河南分行累计派出驻村干部200余人,结对帮扶113个贫困村,向贫困地区捐赠钱物折合资金700余万元,对帮扶村累计投放贷款3000余万元。

赵士军说,自己只是这200余人中的一员,更是全国20余万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平凡、艰辛、责任重大。

“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他笑着坦言。

第一书记原本两年一任,为了不耽误2020年“大考交卷”,赵士军根据组织安排一直延期坚守岗位,计划明年初再离开。

近期,农业银行河南分行派驻马楼村的下一任驻村第一书记刘石广已经提前到任。赵士军依然没有闲下来,他正抓紧在村里最后的这段工作时间,做好传帮带,争取帮新书记再多处理一些问题,为村民再多做一点事情。

刘石广是带着农业银行河南分行相关领导的嘱托前来。下一步,农业银行河南分行将继续推进定点扶贫工作,落实好“四个不摘”,做好“三农”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