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余连斌 通讯员 罗丹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云南普洱市分行营业部立足地方经济实际,切实围绕“两项土地指标”做文章,全面激活普洱市土地资源要素,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该营业部以耕地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为主导,以信贷支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实现业务稳步增长。
2018年,国家出台“两项土地指标”政策后,该营业部抢抓政策机遇,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土地做文章,以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为重点,创新“农地+N”信贷模式并投放全省首笔“农地+N”贷款0.75亿元,支持思茅区乡村振兴战略工程建设项目。
随后,该营业部积极研究财政和信贷政策,发挥金融“融智”作用,进一步确定了“农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升级金融服务方案,实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高标准农田”创新信贷模式,探索出政策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基于普洱市九县均属脱贫任务较重地区,该营业部积极落实国家相关土地指标支持政策,并总结前期“农地+N”模式经验在全省系统内复制推广。省市县各级行领导多次与政府高端对接,积极宣传农发行信贷政策、主动帮助地方政府算好政治、经济、社会效益“三本账”,使业务营销同地方发展理念达成高度契合,促成政银共识。
同时,该营业部建立定期联系工作机制,面对面协商解决问题,协调相关部门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手续和办法,明确项目流程和运作模式,有效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该营业部组建专门服务团队,主动向地方政府、各相关部门开展宣传,让“土地是财富之母、农业之本、农民之根”的惠民政策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大力宣传介绍农发行土地整治信贷品种、办贷条件、运作模式等情况,提早介入项目规划,对项目各环节全程提供“管家式”服务,实现营销、准入、调查“同频共振”。同时、省市县三级行联动办贷,实现了项目成功审批后的急速放贷,运作模式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以来,该营业部已成功获批项目4个、金额达12.4亿元。
近3年来,该营业部已成功投放土地项目贷款5个、金额达20.65亿元,项目涉及普洱市辖内890个行政村、3.8万余户村民。项目实施后,可新增耕地13.04万亩,将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据介绍,下一步,该营业部将引导更多资金投向普洱农业农村广阔的“蓝海”领域,着力解决目前“城市发展缺地、农村发展缺钱”的问题,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