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07日 > 总第469期 > A7 > 新闻内容
激活期货市场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田耿文

【农村金融时报】

———“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大宗商品风险管理(深圳)论坛举办

12月1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深圳证监局、中国期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大宗商品风险管理(深圳)论坛启动。本次论坛采旨在提高深圳地区产业企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和利用期货及衍生品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期货力量。

“郑商所始终重视发挥期货作用,支持深圳特区经济发展。”郑商所副总经理王晓明表示,郑商所自2016年开展“保险+期货”项目以来,深圳地区会员参与项目的总保费约800万元,涉及农户数超过3000户,涉保面积5.8万亩,品种涵盖棉花、白糖、红枣、苹果等。同时,郑商所创新开展的“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项目建设也吸引了深圳会员单位的积极参与。

“经过多年发展,深圳期货行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显著成绩。”深圳证监局副局长童卫华介绍。

近年来,深圳陆续出台的自贸区、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等相关政策支持,进一步激活了深圳期货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

据统计,在深圳注册的中小企业约200万家,但目前辖区期货公司仅有产业客户约6500多户,风险管理子公司服务机构客户约1000多户,未来深圳的期货市场发展空间还很大。

截至10月底,深圳辖区14家期货公司整体综合实力稳居全国前三,其中总资产、净资产、客户权益总额、代理交易额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二。辖区期货行业整体代理期货交易额78万亿元,同比增长52%,客户权益1133.71亿元,同比增长71%,年内新增开户数达17万户,同比增长57%。

目前,深圳期货公司通过“保险+期货”模式持续助力精准扶贫,已有4家期货公司参与19单“保险+期货”业务,保单金额合计8.29亿元,保费合计2911万元。

“受疫情影响,我国企业避险需求上升,参与期货及衍生品市场的需求前所未有地提升。如何更好的规避波动带来的风险,成为产业机构和期货经营机构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王颖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47.39亿手,累计成交额为335.9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8%和42.7%。期货市场机构化程度提高,法人权益占全市场比例已经超过六成。期货市场将更充分地为产业企业保驾护航,为农民保收保产。

据了解,本次论坛采用线上“主论坛+分论坛”的形式,12月2日-17日,将分别举办棉花、白糖、菜系等系列分论坛共11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