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30日 > 总第468期 > B1 > 新闻内容
江西省农商银行 扶贫贷款惠及近48万贫困户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郑长灵

【农村金融时报】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金融扶贫及创新峰会上,江西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孔发龙介绍,截至10月末,江西省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64.6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47.8万户,扶贫小额信贷约占全省市场份额的70%,切实担当了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

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是重点老区县,大部分县处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江西25个贫困县和350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全省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200万人减至2019年底的9.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7%降至0.27%,剩余未脱贫人口在本月底将全部退出,完成全面脱贫任务胜利在望。

孔发龙表示,江西省农商银行作为全省最大的本土金融机构,坚持把金融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工作来抓,从制度、考核、资金等方面着手,全要素、全流程、全方位加大组织领导和责任传导力度,全面实现了贫困户信贷需求调查全覆盖和有效信贷需求投放全覆盖,既有效保障了扶贫金融供给,也深入做实了零售客户基础,开拓了广阔天地、大有可为的发展新“蓝海”。

我国即将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绝对贫困问题基本解决,扶贫工作将面临解决相对贫困的新使命和新任务,金融扶贫也需要新思维和新举措。孔发龙认为,在2020年以后,金融扶贫工作将面临三个转变。

一是从攻坚向常规转变。之前解决绝对连片贫困问题,靠的是超常规的集中攻坚手段;今后重点帮扶的是呈散点状分布的相对贫困群体,手段、力度和节奏将向常态化回归。

二是从特惠向普惠转变。过去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主要依赖财政贴息等短时期、特惠化的手段;今后将转向以普惠金融为主的服务方式,从而持久、稳定地帮扶相对贫困群体。

三是从单一向多元转变。相比绝对贫困群体,相对贫困群体金融需求层次、种类都会更加丰富多元。

对此,孔发龙表示,江西辖内农商银行将紧跟形势变化,重点抓好相关工作,奋力开创金融扶贫新局面。

江西省农商银行将始终坚守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把金融扶贫更好地融入、嵌入到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当中,深入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持续增强扶贫的内生动能。

继续依托点多面广的线下网点优势,充分发挥一站式移动金融服务平台的线上优势,深入推进金融资源下沉和渗透,更加精准有效地对接相对贫困群体金融需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继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注入金融力量。

在持续完善基础金融服务的同时,江西省农商银行为相对贫困群体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量身定制金融扶贫方案,更好地提升扶贫成效。

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升级理念、优化产品、改善服务,为消除相对贫困提供更好的金融助力。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