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30日 > 总第468期 > A5 > 新闻内容
为朝阳店村量身定制脱贫方案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戢华盛 通讯员 江锋 姚世清

【农村金融时报】

———农业银行钟祥市支行结对帮扶贫困村脱贫

朝阳店村,位于大洪山南麓,湖北省钟祥市客店镇东部,2014年纳入湖北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名单,是钟祥市深度贫困村,全村有农业人口228户703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114人。

2015年初,农行湖北钟祥市支行与该村结对进行扶贫帮扶,派出3名党员组成扶贫工作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经过5年持续的扶贫攻坚,朝阳店村39户贫困户,目前已全部实现脱贫。

深秋时节,记者走进了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真切感受山村正在发生的变化,探寻农业银行真情帮扶结出的硕果。

疏通销路架“金桥”

据记者了解,该行工作队入驻之初,村里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差;村集体没有一个发展的产业、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农业生产基本是靠天收。

工作队在走访贫困户时,8组村民邵栓梅抱怨说,她家的6亩水稻地,靠近山脚,气温低,产量不高,每年几乎没什么收成。工作队又连续走访了好多家,了解的情况基本相同。

工作队反复商量方案,建议由村主任牵头,成立钟祥市香龙寨水稻种植合作社,在动员村民自愿参加的同时,把村里有稻田的25个贫困户纳入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技术指导、加工和销售,并与贫困户签订收购协议,收购保底价每斤2元,每亩要比传统种植增收400元左右。

合作社成立后,针对该村山高泉水多的特点,工作队和合作社负责人选定适合山区种植的优质稻种“洋硒早”在合作社进行推广。此时,许多入社的贫困户缺乏生产资金,买不了稻种和肥料,于是,该行每年拿出一定的费用,让工作队提前买好稻种和生物肥免费送到贫困户手中。

为帮助合作社解决稻谷销售问题,工作队通过支行党委与湖北新布局农业发展公司取得联系,经过多次协商洽谈,该公司认定“洋硒早”泉水灌溉,生长周期长、无污染、口感好,欣然与合作社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合作社由此走上发展快车道,贫困户也因合作社的带动,每年可增收在2000元左右。

聚力帮扶兴产业

朝阳店村紧邻大洪山核心景区,村里山林多,泉水丰富,风景秀丽。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自然资源,帮助农民致富,成为该行扶贫工作队谋划扶贫工作的一件大事。

为兴办村产业,该行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班子,积极争取扶贫项目资金近千万元,先后在村里建起了光伏发电站、“跑山猪”养殖场、泉水稻种植合作社、水果采摘园、袋料香菇种植场及葛根种植基地,并改造了村里的水、电、路及农田设施。

“村里产业兴建起来后,农行工作队及时介绍我进去打工,每天还能挣到80元的打工收入呢。”在村办产业中得到实惠的贫困村民邵春勤,逢人便夸农行工作队为她做了件好事。在村里兴办产业中得到实惠的不止邵春勤一个,每天有近20个贫困村民分别在村办产业中打工。

“咱们村的扶贫工作进展有声有色离不开农行钟祥支行的大力帮扶和支持啊。”朝阳店村党支部书记许长征说。

五年来,该行先后拿出近80万元费用,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还对村民进行厕所革命帮扶和危房改造,并先后在村里开展了金融知识宣传、送医疗进村、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主题党日、扶贫日走访、学生升学慰问、送戏下乡、请书法家为村民写春联、春节慰问等活动。村里出产的泉水米、香菇、木耳、蜂蜜、土鸡、土猪肉、果蔬、葛粉和鸡蛋,也成为该行食堂和员工的“专供品”。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