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30日 > 总第468期 > A4 > 新闻内容
邮储银行重庆分行:“三箭齐发”促脱贫 精准“贷”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见习记者 杨均 通讯员 杨蕊菡 李端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邮储银行重庆市分行站在巴渝金融扶贫的前沿,坚持完善小额信贷服务、增加产业信贷投入、创新信贷模式,“三箭齐发”,为重庆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完善服务 “贷”出幸福生活

最近,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万隆村的贫困户陈坤德心里像蜜一样甜。邮储银行重庆綦江支行为他发放了2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陈坤德用这笔贷款买了30桶蜜蜂和20个蜂箱,发展起蜜蜂养殖。

他乐滋滋地算了一笔账,如果项目进展顺利,一年大约能增收4万余元。

在重庆綦江,像陈坤德一样受益于邮储银行小额扶贫贷款的农户还有很多。近年来,邮储银行重庆市分行不断完善小额信贷产品服务,深入了解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金融服务需求,结合扶贫主管部门建档立卡信息,对贫困户实施分类管理,精准对接有贷款意愿、有经营项目、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贫困户,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持。

截至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重庆市分行与云阳等28个区县政府签署了扶贫小额信贷合作协议,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12万笔、8.16亿元。

增加投入 “贷”来致富产业

“脱贫的关键是要有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激发村民的生产动力。”2018年2月,受邮储银行重庆云阳支行委派,李中建开始担任驻云阳县凤鸣镇桂泉村第一书记。

通过走访调研,李中建了解到桂泉村土地肥沃、整体地势较为平坦,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他多次与村支两委沟通、考察,最终确立了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在村内发展主导产业。

在他的协调和邮储银行的金融支持下,桂泉村成功引进云阳县昇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帮助种植中药材黄蜀葵和白芨;引进财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帮助发展生猪养殖;引进万州个体企业主在村里发展蔬菜种植基地80亩。

生产初期,村民获得土地流转收入1.2万元,村民务工16人,全年实现收入6.72万元,村集体经济实现收入0.8万元。

创新模式 “贷”动创业梦想

重庆市永川区的乡村能人艾国琼经营着一家“艾八姐家庭农场”,但苦于缺少流动资金,一直无法扩大经营规模。

邮储银行重庆永川分行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主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发放家庭农场贷款30万元,帮助其将经营规模由最初的15亩扩大至150多亩,带动近20人(其中贫困户12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增加2万余元。

据悉,邮储银行重庆市分行一直积极与政府部门对接,大力支持贫困农户、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创业,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截至今年5月末,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43万笔、112.81亿元。

同时,邮储银行重庆市分行落实“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改革,盘活农村存量资产,针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普通农户、个体工商户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类主体,开展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为抵押财产的贷款业务。

邮储银行重庆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分行将持续开发多元精准扶贫专属产品,持续加大信贷投入,让贫困地区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