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梅开文 徐筱华 王杨振
【农村金融时报】
如何践行绿色金融发展理念,打造出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日前,在江西省绿色金融委员会举办的全省绿色金融优秀项目大赛中,斩获一等奖的《中国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森林赎买融资项目》给出了一个优秀方案。
森林赎买叫好又叫座
江西省资溪县全县林地总面积167.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88.5%,有林农2万余户,已颁发林权证2.1万本。
多年来,资溪县的林权分散到户,林地经营粗放,林木质量不高,商品林、生态公益林等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和协调管理。既要守护好青山绿水保护好生态,又让广大林农受益,将青山有效盘活成金山,是摆在资溪县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19年6月,资溪县获得江西省林业厅同意开展重点生态区位非国有商品林赎买项目试点工作的批复。随后,江西大觉山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取得林地经营权和所有权赎买,本着协商自愿的原则,以合理的价格,将林农手中的林权赎买过来,实施专业化、规模化、科学化经营管理。
通过县委县政府牵线搭桥,农业银行、承贷企业、第三方机构几轮磋商,最终确定森林赎买项目贷款承贷主体为江西大觉山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把分散到林农手中收储过来的林权集中置换成公司林权作抵押,县城投提供保证担保,江西大觉山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给专业单位资溪县两山林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专业运营。
结合林权面积、种植树种、林木生长周期等确定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中国农业银行资溪县支行首期授信项目贷款9800万元,已发放7700万元,期限15年,这是全省第一笔森林赎买项目贷款。
江西大觉山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福平介绍,森林赎买项目得以快速落地,是政府、银行、企业、林农同频共振的结果,是农行勇于善于创新、解放思想的结果。
森林赎买项目贷款的成功落地,表面上看,只是银行和企业两者之间的行为。其实延展下去,项目不仅盘活了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还带动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造福了一方百姓。
“江西大觉山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委托我们专业公司经营赎买过来的林地,团队工作积极性很高,既发挥了专业的事专业做,更促进了赎买林区的综合协调发展。”资溪县两山林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涂峻松表示。
高田乡里木村的林农吴四妹也十分满意。她家里有50多亩林地,大多数为松木生态公益林,不能砍伐,原来每年每亩领取补贴17.5元,现在公司赎买一次性给15000元。“拿到钱,我想开一家自己的面包店,做自己喜欢做的生意,又可以照顾到家里。”在里木村,像吴四妹这样的林农有290多户,受益于森林赎买,奔上了小康路。
截至目前,资溪县已完成商品林赎买9.2万亩,带动5000余名农户参与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木竹采伐等活动,150多名脱贫户担任生态护林员,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金融成就“资溪样板”
森林赎买项目实施后,林地收储归拢到专业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对森林资源合理开发、科学利用起到了“蓄水池”的作用。
原先,每到采伐旺季时,林农集中砍伐,竹木价格下跌厉害,都会造成原竹木积压,林农的利益受影响。在采伐淡季,竹木价格高,竹木加工企业的原材料供应也十分紧张。
森林赎买模式下,专业公司起到了市场平衡器、动态调节剂的作用,第一、二、三产业得到了良性互动发展。
资溪县林业局党委委员石银平认为,原来林农对林木都是采取一次性砍伐、一次性修栈路,效益不高,留竹率低,林地品相不好,保护生态与林农利益之间产生冲突。委托专业公司经营后,通过专业抚育、专业采伐,立竹量、竹径级明显提升。
农业银行资溪县支行行长李政民说:“这次森林赎买贷款的成功落地,是省市县三级行联动创新的结果,我们将跟进项目,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为脱贫奔小康、乡村振兴,继续贡献农业银行智慧。”
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资溪县最大的资源就是林木资源,这次森林赎买是个良好开端,仍有很大的收储空间。同时,也只有做旺产业,方可续航发展,带富一方,助力乡村振兴。未来,农业银行将继续通过金融的力量,全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助力江西绿色发展,让赣鄱大地成为人们心向往之的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