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董玉强
【农村金融时报】
拌猪饲料、圈舍投喂……天刚蒙蒙亮,家住河南省南乐县韩张镇赵耿村的杨军梅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生活。眼瞅着圈舍的健壮肥硕的生猪,杨军梅感慨地说:“多亏了农商银行的小额扶贫贷款,让我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说起杨军梅夫妻二人,村里无人不晓,以前出名,是因为他家穷得叮当响;现在出名,是因为他当了“猪司令”。而这样的翻身,他只用了3年的时间。
2017年,杨军梅家还是“家徒四壁”,在家种地,收成少、效益低,外出打工,由于文化程度低,打工几年也没挣到钱,一家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濮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金融扶贫过程中,了解到杨军梅有养猪技术,但苦于没有资金扩大养殖。于是该行工作人员开辟绿色通道,2天时间,就将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发放到杨军梅手中。
三年来,在该行累计25万元扶贫贷款的持续支持下,杨军梅的生猪养殖规模由20余头发展到现在200余头,今年已出栏100余头,存栏150余头,年创收25万元。
如今,杨军梅已稳定脱贫,谈到现在的生活,他表示,明年就能还清结欠的5万元贷款,多余的钱再把房子翻新一下。
金融扶贫是助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举措,濮阳农商银行积极发挥金融扶贫主力军作用,采取系列措施推进政策落地。
该行针对贫困户和带贫企业特点,量身打造了“脱贫助力贷”“企乐贷”等一系列信贷扶贫产品。同时,拓展金融扶贫渠道,搭建了“银政”“银企”“银担”等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了“银行+”的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扶贫新机制,解决了带贫企业贷款担保难题。
此外,该行还推进产业扶贫模式,加强与当地龙头企业深入合作,扶持企业通过“公司+基地”方式,吸收贫困户就业等,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
截至10月末,濮阳农商银行扶贫小额贷款余额达7.1亿元,当年累放3.4亿元,累计带动贫困人口21万余人次;产业扶贫贷款余额3.2亿元,当年累放2.8亿元,带动贫困人口9万余人次;发放边缘户贷款281户、金额1040万元。今年来,该行累计投放扶贫贷款6.3亿元,为群众“贷”出了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