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王珂 张涛
【农村金融时报】
河南省荥阳市刘河镇位于荥阳市南部丘陵山区,山高路陡,自然条件恶劣,辖内有15个行政村,贫困村多达12个。
河南荥阳农商银行作为当地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利用人员和资金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助力龙头企业复工复产稳就业
“荥阳农商银行的这笔200万元贷款,缓解了酒店流动资金紧张局面。现在,酒店经营已恢复至七成,还在逐步提升中。” 郑州元亨宏发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鹏面带喜色告诉记者。
据了解,元亨宏发公司以三山森林溪谷温泉酒店为主营项目,酒店位于刘河镇分水岭村的三山半山。自2016年开业以来,酒店因管理规范、环境优美、空气优良,交通便利等优势,经营持续向好。
该酒店利用服务行业的特点,结合辖内贫困村与贫困户集中连片的实际,吸收周边村的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酒店就业,同时,还与刘河镇签订产业扶贫带贫协议,促进当地贫困人口增收,实现稳定脱贫。
2018年2月,荥阳农商银行发放了50万元产业扶贫贷款,支持企业购买酒店用品。
今年,疫情使餐饮及住宿业受到很大冲击。原本温泉酒店的春节旺季,遭遇了行业寒冬。
4月,随着形势好转,三山温泉酒店急需资金采购一批客房、温泉区布草以及房间智能化硬件设备,并计划新建房车营地、增设萌宠小动物乐园等,以提升酒店形象,吸引客户入住,加快复工复产。
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荥阳农商银行很快将200万元信贷资金发放到位,并按照产业扶贫政策给予贷款利率优惠,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承担重要扶贫任务兴产业
陈庄村的贫困户张振保年近60,腿部有残疾,靠养鸡为生。
为了扩大养殖规模, 2019年,他在荥阳农商银行刘河支行低息贷款了5万元购买鸡饲料。
今年,受疫情影响,鸡蛋销售困难,他无法按时归还贷款,四处借钱无果。荥阳农商银行得知后,根据相关政策,为他申请了无还本续贷,帮助他走出了困境。
目前,他养鸡规模达5000只,每天产鸡蛋60多斤。鸡蛋销售情况良好,家庭收入也大幅提升。
张振保逢人就夸:“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荥阳农商银行的扶贫贷款,让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现在,我雇了2名帮工一起搞规模化养殖,还把鸡粪免费送给附近农户当种地的肥料,还帮助村里两名大学生和一名残疾人改善生活。”
在荥阳,像张振保这样受益于扶贫贷款的农户还有很多。
截至9月末,荥阳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774户,金额2254万元,帮扶带动贫困人口3855人。
环翠峪村的富森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村集体经济,2018年,村民集资60万元搞起了规模养殖。今年3月,为扩大养殖规模,合作社向荥阳农商银行申请了50万元贷款。现在该合作社共养殖肉猪300头、柴鸡5000只。
村民王先成一边在猪舍忙碌,一边告诉记者:“在农商行的资金支持下,合作社发展很好,生猪和鸡蛋销售供不应求。村集体经济富裕了,村民也得到了实惠,日子越过越红火。”
截至同期,荥阳农商银行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15户,金额1.13亿元,帮扶带动贫困人口9474人。
荥阳市政府金融工作服务中心主任高俊卿告诉记者:“荥阳农商银行承担了全市九成以上的金融脱贫攻坚任务,通过发放无抵押免担保的小额扶贫贷款,帮扶贫困人员脱贫致富。政府金融办作为牵头部门,则联合农商银行和担保机构,共同做好产业支撑和风险防控。”
荥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校志峰表示:“荥阳农商银行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路子,通过针对性强、作用直接、效果可持续的扶贫信贷资金,为脱贫攻坚贡献农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