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盛华 李铮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咸宁市分行助力乡村振兴纪实
近年来,农发行湖北咸宁市分行用活用好信贷政策,助力生态惠农,文化润农和产业兴农,让美丽乡村更加宜居,推动了咸宁农村人居环境“华丽变身”。
助力生态惠农
走进嘉鱼县渡普镇王家庄时,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的脐橙大道,成片的树上挂满脐橙,生机勃勃。
“脐橙基地主干道的拓展,得到了农发行的支持。”嘉鱼县住房和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自嘉鱼县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实施以来,农发行嘉鱼县支行充分发挥金融引擎作用,发放了3亿元贷款。
嘉鱼县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主要是对嘉鱼县全县农村人居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主要包括乡村道路改造工程、水体整治、产业振兴重点村庄节点打造、镇村产业及基础设施等四个板块。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对此,农发行咸宁市分行领导班子早已形成了共识。
助推文化润农
近年来,农发行咸宁市分行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让乡风文化焕发新活力。
通城县大坪乡内冲瑶族村曾是个缺乏合理规划,住房布局散乱的村庄,有了农发行通城县支行的资金支持,现已成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和4A级景区。
内冲瑶族村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村庄,被列入全国100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很多人为一睹千年瑶族文化的神秘风采,纷纷到中华古瑶第一村“打卡”。
“内冲瑶族村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称号,为文化生态旅游锦上添花。”内冲瑶族村支书一脸喜悦地说。
2018年4月,通城县对县内重点贫困村分批次进行村貌整治,首批建设包括15个村庄。农发行通城县支行经过认真准备,成功获批农发行全省首笔乡村振兴扶贫过桥贷款2.8亿元。
2019年8月,该支行再次为第二批通城县乡村振兴农村环境整治工程项目提供了2亿元的信贷支持,用于全县12个重点贫困村改建农村景观小游园。
通山县吴田村的“大夫第”是一座具有典型鄂南风格的民间古建筑群,是湖北省现存的明清建筑中规模最大的民宅,号称“江南第一宅”和“楚天第一大夫第”。农发行通山县支行审批2.9亿元助力吴田村、隐水村等8个村庄实现乡村文化、生态振兴。
扶助产业兴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农发行咸宁分行致力于在乡村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咸安区汀泗桥镇洪口村熊家湾,一个自带“网红”属性的村庄。中心区域的熊家老屋是一色的青砖房,外表古朴。打开黄铜的门,里面是一间间小清新风格民宿。
一路相隔的现代农业科技园,智能大棚里有立体种植的花卉蔬菜,好像雕塑景观一样赏心悦目。瑜伽基地、非洲菊基地、七彩花卉基地……熊家湾带给人们久违的田园生活体验。
“产业发展也在同步进行中。”洪口村村委会干部龙家超介绍,猕猴桃基地、养虾养青蛙基地、葡萄园、草莓园,很多基地都在发展,面积也很大。妇女、老人等劳动力可以就近安排就业。村富民强,村民实实在受惠。
熊家湾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由咸宁恒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1月5日,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熊家湾能快速走出产业兴农新路径,离不开农发行的支持。”
2019年,农发行咸安区支行为咸宁恒辉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承贷的咸宁市咸安区乡村振兴建设项目(一期)审批金额2.9亿元,目前已投放1.33亿元。
该项目统筹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全域环境绿美净、全域旅游景区,高度重视贫困村建设规划,打破城乡界限,推进多规合一,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推动产业兴农,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