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郑长灵 通讯员 陈窅
【农村金融时报】
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充分发挥网络、资金和专业优势,正以特有的方式书写着生动的“扶贫故事”。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结余11.12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结余约6.9亿元;单位精准扶贫贷款结余约4.22亿元。
精准施策“兴产业”
宁德市的九鲤溪两岸是万亩原始森林,生态环境独特,如世外桃源。坐落在太姥山脚下的赤溪村坐拥这样一个山水如画的宝地,曾经却受制于产业落后和地理位置偏僻,长期备受贫困的折磨,是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极度贫困村。
“90后”小伙子杜赢是赤溪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城里令人羡慕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同家人一起开起了村里第一个制茶厂。
前两年,他扩大茶叶收购量时,遭遇资金周转困难,邮储银行宁德分行为其发放5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让他的白茶事业蒸蒸向上。现在,杜赢拥有直营店2家,也开辟电商业务渠道,一步一个脚印把制茶厂的产值从20多万元发展到400多万元。
今年,杜赢又收到了邮储银行向他发放的一笔30万元的农业大户贷款,用于扩大茶厂规模。踌躇满志的他要将赤溪村白茶推向福建乃至全国,让小小的白茶叶成为赤溪村脱贫致富的黄金叶。
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是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不竭动力,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通过调整信贷方式与政策,探索创新业务模式,细化利率优惠政策,出台数项便民惠农举措。
如今,在各级政府和邮储银行等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历经多年扶贫探索实践,赤溪村走出了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脱贫路。
激活扶贫“造血”功能
消费扶贫是现阶段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之一。
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立足产融结合、聚焦贫困地区资源,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研发各类线上平台,将消费扶贫与“直播带货”融合,搭建起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新舞台。
从上线扶贫系列产品到直播带货,火热的“线上平台”,正激活着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扶贫路上的一池春水。
今年7月12日,在漳州平和县澄溪村,进行了一场“好山好水好澄溪”的直播活动。在镜头前的主播不是网红,也不是知名主持人,而是邮储银行平和支行员工林文玉。
她化身“好物推荐官”,与澄溪村第一书记何文一起为当地农产品“打call”,帮助农户搭上“直播经济”的网红快车,让消费扶贫按下“加速键”。
多年来,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以消费扶贫为抓手,持续加码资源倾斜力度、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根据产地、消费地的不同定位,多消费重点县农特产品;通过加强组织协调,上下联动,了解掌握消费扶贫工作动态,及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推动消费扶贫深入开展。
另外,该分行还通过举办“邮爱优惠购”“全闽乐购”等活动,将贫困地区优质特色产品带到线下,引荐农户参与辖内产销对接会,打通了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
在邮储银行福建省分行的金融助力下,当地村民们立足资源特色,打造畜牧养殖、林果加工、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脱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