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23日 > 总第467期 > A7 > 新闻内容
为“田保姆”送去“钱罐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苏畅 黄力辉

【农村金融时报】

———探索破解农业生产托管模式资金难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口大批进入城镇,谁来种地?如何种地?这些题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在此背景下,农业生产托管模式应运而生。

10月11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农业生产托管工作推进会,会上通报,截至2019年底,全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15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6000万户,占全国农业经营户的30%。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将耕、种、防、收等部分或全部作业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让小农户成为适度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同时,发展生产托管也有助于破解当前土地流转的地租难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正因此,农业生产托管模式被农民们亲切地称为“田保姆”。

“田保姆”有了,“钱罐子”哪里来?金融在农业生产托管过程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目前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采访。

普及“田保姆”缺少“钱罐子”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解愁乡陈家村的村民陈四有,以往每年播种时,他要找到其他村民,合租或借耕种机械才能耕种;秋收时,他要自己找人帮忙收割,还要亲自监管,他感到分身乏术。

自从去年全县开展农业生产托管这项服务后,陈四有轻松了许多。

对农业服务合作社而言,每年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合作社需要联系耕地客户,加之作业场地不连片,市场价格不稳定,服务规模难以扩大。实行农业生产托管后,扩大了服务能力,配齐全套农业生产设备,作业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连片作业还能增收百分之五以上。

专业的耕、种、收各个环节交给了“田保姆”,但是每个环节缺少的资金哪里找呢?到目前为止,这仍然是这种全新模式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农田托管服务是新事物,最早推出时,很多农民对土地产出价值、服务费用缴纳后的资金安全等普遍存在顾虑,有的农民想托管,但缺少资金,无法足额缴纳托管费。”

记者了解,目前,由于托管资金缺乏监管途径,托管服务组织无法取信于农户,导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无法顺利进行。

“缺乏金融在低息贷款、资金监管方面的支持,单纯靠政府推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很难得到农民的积极响应,托管服务组织面临着可耕种土地细碎化、无法大面积连片、无法推广规模化生产经营等难点问题。”河南某地托管服务组织工作人员表示。

银行方面表示,若没有建立“农业生产托管金融服务平台”,针对全新的生产托管场景,银行处理线上贷款、线上资金监管等业务时,缺乏农户及土地托管组织的基础数据来源,并存在数据缺失等问题,因此很难迅速有效地将金融活水注入生产托管过程。

托管需求双方由于没有足够的“钱罐子”,无法达成合作意向;托管资金缺乏政府有效监控,也会影响农民对托管服务组织的信任,难以提升土地托管的意愿和积极性。

金融“管家”显身手

今年3月,传来了好消息。全国首笔农业生产托管贷款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落地,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为农户发放20万元农业生产托管贷款。

“我们与黑龙江省兰西县政府对接推出了农业生产托管贷产品。农户与托管服务组织签订托管服务合同后,可按需向银行申请该产品支付服务费,贷款直接发放到服务组织账户,很好地解决了各个环节痛点。”建设银行黑龙江分行副行长邹洵游说。

记者了解到,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以政府主导为依托、以农村土地确权数据为基础,以金融科技手段为支撑,与合作方共同建设“农业生产托管金融服务平台”,打造由托管组织、农户、经营管理站、银行四方参与的,以“生产托管+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粮食银行”为核心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

该模式下,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可将农业生产“耕、种、防、收”等作业环节,全部或部分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经营。借助“农业生产托管金融服务平台”,生产托管供需各方和政府的服务需求均得到满足。

对于拿不出托管服务费的农民,建设银行在与兰西县政府达成合作后,依托承包土地确权登记等数据,发放网上贷款,满足了农民资金需求。

兰西县兰河乡红旗村村民郑旭涛有190多亩地,今年托管给兰河乡田谷园蔬菜合作社。手里资金紧张,他在“裕农宝”APP上申请了建设银行土地托管贷产品。

这份申请直接被传送至建设银行数据库。依托大数据,土地托管面积、地块位置、托管协议信息一目了然。审核很快通过,网上直接放贷。

“在家摆弄手机款就到了,今年的托管费不愁了,月利率只有四厘四,不用担保抵押,太方便了。”郑旭涛说。

常年在外打工的兰西县兰河乡农民吴文静,现在为家里的20多亩地办托管手续已不需要往回赶,登录建行“裕农宝”APP,通过手机就可签合同、交托管费。

交了托管费是否安全,资金使用是否透明?以瑞丰玉米种植合作社为例,去年全程托管9万亩,托管资金达3000万元,这笔钱该如何存放和使用,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建设银行给出了答案:建立第三方资金监管账户。建设银行兰西支行行长张涛表示:“为确保托管资金安全,合作社在银行开立资金监管账户,农户的托管费以刷卡或移动支付的方式缴纳至监管账户,资金采取授权支付方式进行支付,保障资金安全。”

“秋收时卖粮卖不上好价,怎么办?”兰西县政府与粮食收储企业对接,在托管服务结束后将粮食统一送至有收储能力的机构,入库标准化保管,即“粮食银行”,根据农民意愿选择时间节点销售。农民凭收据就可以依行情,随时下指令确认是否卖出。托管服务链条还在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工作人员表示,为更加适应当前新型经营主体的需要,下一步,金融机构应在发挥优势,聚焦全程托管,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多元化的托管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