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02日 > 总第464期 > B5 > 新闻内容
房县农商银行 为中小微企业纾难解困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通讯员 黄太平

【农村金融时报】

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房县农商银行推进普惠金融战略,搭建多方合作平台,通过组建专项工作团队、单列专项投放计划、开展专项对接服务,在精准帮扶上发力、在纾困解难上用力,为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县域经济快速复苏注入了源源不断金融“活水”。

截至2020年9月末,该行已先后建立金融服务工作专班35个,建立“村银互联”服务工作站281个,实现了全县281个村的网格服务、整村授信、金融服务全覆盖。累计向全县2.8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7.76亿元;为全县300余家专业合作社发放支农贷款1.8亿元;为170余家小微企业发放复工专项贷款达2.3亿元。

倾力金融扶贫

2018年,房县土城镇黄酒村被列入县域乡村振兴首批发展示范点,并确立打造“黄酒民宿”文化村的美丽乡村项目。家住房县土城镇土城村的村民瞿万江,在房县农商银行“扶贫小额贷款”支持下发展自己的企业,并多次被列入民宿改造一期项目组内。有了前期申请产业扶贫贷款的经验,瞿万江主动找到该行,再次申请办理了10万元民宿贷款。

近年来,该行积极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整村授信服务相结合,先后创新推出了“酒乡民宿贷”产品,通过实行政府主导,农商银行、旅游开发公司共同参与,该行与政府按3:7风险分担比例,全贴息、免担保、免抵押的方式为当地居民发放贷款用于开展民宿改造、旅游产业发展和农产品经营。

截至目前,该行已投放“酒乡民宿”类贷款达230余户、1200余万元。

全力支农支小

过去,房县万峪河乡中院村村民张华中远赴广东、深圳等地务工,年均收入4、5万元。今年,在当地村委的介绍下,他有意通过自主创业发展食用菌产业,并首批获得了房县农商银行万峪支行10万元低息“支农贷”。

早在4年前,峪河乡就建起了香菇产业基地,还成立了提供技术指导服务的专业合作社。据万峪河乡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按照“个人申请、农商银行贷款、合作社吸纳”的原则,今年已吸纳50户加入合作社。

由合作社担保基金为其提供信誉担保支持,加入合作社的农户签订食用菌菌筒认购协议,该行凭借认购协议发放年利率为4.5%低息“支农贷”,并发放专款投放明白卡。农户拿到资金后,先向合作社支付认购协议一半价款,签订自行经营管理承诺书。食用菌投产后,合作社再以市场价回购产品。

据该支行负责人欧阳经纬介绍,自疫情发生后,该行推出了支农专项贷款产品,通过搭建“农商银行+合作社+农户”三方平台,同时按照“特事特办,上门放贷,当天审批当天放贷”原则,让客户享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

截至目前,该行已先后投放支农专项贷款达1.8亿元、2.2万户。

助力复工复产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家医药用品生产企业正是恢复生产、助力防疫的关键时刻。湖北武当动物药业公司却因资金短缺无法复工复产。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房县农商银行第一时间上门对接,运用新型贷款产品“抗疫复工贷”,仅在一天时间内就为其新增授信400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此外,该行坚持“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政策,积极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开通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帮助广大企业渡过难关。

截至目前,该行已累计向100余家县域企事业单位投放贷款达2.3亿元,带动就业达1.8万人。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