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尹祝梨
【农村金融时报】
“生意好的时候,16间房间都能住满客人,一星期收入就有3000多元。”看着自家民宿,浙江绍兴市通源乡白雁坑村村民斯林福满脸笑容。
通源乡白雁坑村是浙江嵊州市西边最偏远的农村,“2014年前,白雁坑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不到2万元,2019年,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现在白雁坑村已成功摘掉了经济薄弱村的帽子。”白雁坑村村书记钱秋华说道。
2009年,浙江农信辖内嵊州农商银行积极落实省农信联社布置的关于偏远山区金融空白乡镇服务相关举措,在绍兴市四个金融空白乡镇投入200万元增设非全日制固定服务网点,通源乡就是四个空白乡镇之一。为真正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该行成立“三人”金融服务队,每周固定时间入村提供基础业务办理及贷款服务。2015年白雁坑村实施地质文化村建设项目后,“三人”金融服务队全面与村委对接,全力支持并全程参与整村亮化工程和村民民宿建设。2015年至今,已帮助农户建成民宿12间,占白雁坑村民宿总量的80%以上,累计投入信贷支持811万元。
为切实帮助农户创业致富,满足农户“短、频、急”的信贷需求,自2017年起,该行启动“整村授信”三年规划,秉承着“农商银行走99步,只让农户走1步”的普惠情怀,做实这项基础金融工程。截至目前,“整村授信”三年规划全面完成,452个行政村授信全覆盖,其中白雁坑村授信农户数达130户,占该村总农户数的55%,授信金额1050万元。
“村中有榧,榧中有村”说的就是白雁坑村。白雁坑村有古香榧树2000多棵,是大部分村民全年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帮助香榧产业发展,该行每年召集香榧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贩销大户及种植大户和村干部代表等集中开展授信座谈会,当场进行普惠签约。在浙江省第二届香榧炒制大赛上,该行提供3亿元贷款资金,现场对嵊州香榧产业联合会进行贷款授信。截至目前,白雁坑村香榧类贷款金额达6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