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02日 > 总第464期 > A5 > 新闻内容
教育扶贫圆梦万千学子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通讯员 樊平 吴玄杰

【农村金融时报】

安康属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2019年以前,全市10个县区都是贫困县,其中:汉滨、紫阳、白河、岚皋1区3县属国家级深度贫困县。2016年初,安康全市共有贫困村99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68个,贫困人口58.17万人居全省第一,贫困发生率23.5%居全省第二。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风险高是安康脱贫攻坚最难解的四道难题。

“全省脱贫攻坚看安康”的基本市情,让安康的脱贫攻坚成为“硬仗中的硬仗”。而要打好这场“硬仗中的硬仗”,金融力量不可或缺。

作为金融精准扶贫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农行安康分行牢记初心使命,强化政治担当,用真心、真情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生动的扶贫故事。

自本期起,本版推出“农业银行安康分行支持脱贫攻坚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2020年8月,农行陕西安康分行宁陕县支行迎来一名新员工———柯欠。说起柯欠,该行行长马兴锋说:“柯欠的加入为我行增添了新生力量,其实她在四年前就与农行结下不解之缘。”

原来,四年前,该行开始定点帮扶沙坪村,把资助贫困学子圆“大学梦”作为开展教育扶贫的重要举措。当年,沙坪村考入大学的3名贫困大学生全部获得了农行宁陕县支行的助学金,柯欠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从那时起,一颗感恩的种子在柯欠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她暗下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农行的深情厚谊。2016年夏,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政法大学。四年后临近毕业,柯欠获悉农行的招聘信息后,立即报考并成功应聘,经过层层选拔,她顺利被农行录用。

与此同时,柯欠的家庭也在农行的帮扶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人搬进了安置社区,还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母亲每天吃着大把大把的药,父亲没上过学,也不会技术,靠着自己劳动的双手,用一滴滴汗水换来一家的柴米油盐。在爸爸东借西凑大学学费时,我才明白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真正含义,知道了什么是年人均纯收入低于3300元的概念。”柯欠在入职感想中如此写道:“农行捐助的不仅仅是我的学费、生活费、住宿费,更是我这个贫困学子求学圆梦的希望。”

无疑,柯欠是幸运的,幸运来自于农行及当地政府的真心帮扶。

在汉阴县平梁镇酒店村,有位叫余益江的小伙子也很幸运。在西安体育学院上大学期间,高昂的学费一直让他父母发愁。时任农行安康汉阴县支行行长王定国得知后,从2016年6月份起,每月从工资里拿出200元汇给余益江,直到两年后调离单位。如今,小伙子已当上了体育教练,他们一家在2019年顺利脱贫,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6年以来,该行全辖机构干部员工共捐资14.68万元,资助96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除了资助贫困大学生,农行安康分行还向多所贫困村小学捐资捐物,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

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东方岭小学是农行安康江北支行主动对接帮扶的村级小学。该行从2017年开始,先后筹资4万元持续为该校教育脱贫“最后一公里”续力加油———每年都要组织干部员工前往学校向23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送温暖;向学校捐赠500多册、价值1万多元的图书;每年都要走访慰问学校留守儿童,与学校联办文化娱乐联欢活动,邀请贫困小学生来行开展“小小银行家”活动等等。

该行行长肖连果满怀深情地说:“孩子们的张张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褒奖,我们乐于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