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0月26日 > 总第463期 > B4 > 新闻内容
焦作农信社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报记者 王松 通讯员 王普 张志远 贾凯捷

【农村金融时报】

今年以来,河南省焦作农信社秉承“服务‘三农’、改善民生”的宗旨,坚守“支农、支小、支微”市场定位,聚焦“六稳”“六保”战略目标,科学统筹,精准施策,将普惠金融的“源头活水”精准滴灌至农户、农村、企业,以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的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今年前9个月,焦作农信社新增存款74.85亿元,余额589.78 亿元,新增贷款48.09亿元,余额380.36亿元;存贷款余额、市场份额均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

强责任 助复产

展现本土银行“新担当”

疫情发生后,焦作农信社单列复工复产信贷资金30亿元,第一时间向市政府明确的10家抗疫物资重点企业发放贷款1.6亿元,累计发放复工复产贷款1776笔、73.36亿元。

同时,该联社用好用足用活央行政策,积极申请15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实行年化不高于4.05%的贷款利率,目前已发放9亿元,占今年贷款投放总额的20%。

该联社还主动与县(市、区)党委政府对接,加强与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等单位联合,全面排查各行各业贷款需求,创新推出抗疫、复工复产、巾帼等3大类、13项系列信贷产品,实行利率优惠,为企业、农户让利720余万元。

强主业 守定位

奏好服务“三农”“新乐章”

焦作农信社坚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在全力支持春耕备耕、“三夏”“三秋”等生产生活的基础上,坚持走具有农信特色的、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依托四大怀药、畜禽、果蔬等本土优势特色产业,该联社先后投放贷款近10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8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2个、家庭农场27个,专业大户3309个。

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两山两拳”战略规划,该联社围绕焦作山水、人文旅游,着力打造“金融+旅游”品牌,助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现已创新信贷产品20多个,为云台小镇、太极小镇、老家莫沟等特色旅游项目提供7.19亿元贷款。

针对企业面临的困境,焦作农信社通过开辟绿色通道、下调贷款利率、贷款展期、无还本续贷等措施,全面升级融资产品和服务,做到“应贷尽贷、应延尽延、应减尽减”。今年,该联社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8.08亿元,余额240亿元,办理延期还本付息贷款8.97亿元。

此外,该联社还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创新推出“银行+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产供销、企业农户协同复工复产,共发放产业链贷款13.9亿元,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强科技 搭平台

助力普惠金融服务

焦作农信社以平台经营、数据经营为落脚点,建立起智慧金融服务平台。

该平台既为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全方位、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又拓宽了银行信贷产品营销、风险防控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信贷闭环的全链条服务。目前,该联社通过该平台已成功对接企业472户,累计放款510笔、金额32亿元。

疫情期间,焦作农信社还推动线上“零接触”服务,自建微信群3236个,联系客户69万人,在全市设置了245个营业网点、394台ATM自动存取款机、661个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点,实现了金融服务不出村、信贷服务不出镇、信贷资金不出县,累计实现进驻商户309户、交易17.25万笔。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