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0月26日 > 总第463期 > A6 > 新闻内容
农发行重庆南川支行 脱贫路上找准“好法子” 探寻“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见习记者 杨均 通讯员 郭浩

【农村金融时报】

农发行重庆南川支行深入推进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找准金融扶贫着力点,累计投放各类贷款95.7亿元,支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等脱贫攻坚重点领域,助力贫困山区走上小康路。

金融扶贫圆百姓“新居梦”

“哪个开发商来山里建花园洋房?”

“不,这是咱们头渡镇居民的新家。”

每当看到眼前一排排明朗整洁的居民小楼,初来头渡镇的人都会这样问,当地老百姓也总会这样笑着答。

头渡镇是南川区三个金融扶贫示范点之一,农发行南川支行将支持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作为金融扶贫的突破口,2017年至今累计投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贷款6亿元,用于头渡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美化、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便民商业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住得安全、住得舒心,惠及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524户、1324人,圆了1115户人的“新居梦”。

“以前的房子是泥巴堆起来的,都垮了,现在能搬进新房子,多亏了好政策。”村民胡体现原家住柏枝村,受益于农发行南川支行支持的头渡片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项目,如今他搬离了破烂的土房,与母亲一起住进了一套80平方米的新房子。

信贷资金解决出行难题

头渡镇方竹村有649户人家、21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受自然环境、交通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村民农耕劳作分散、农产品运输困难、居住环境较差,人均年收入一直在低位徘徊,长期无法脱贫。“前些年村里没修路也不通车,光靠人力运出去不仅不方便,数量也很少,山间的‘宝藏’常常留在了竹林间,无人问津。”该村第一书记刘奎说道。

得知情况后,农发行南川支行工作人员先后前往方竹村调研对接,了解到由于前期投入大、工期长等特点,导致该村所在的高桥片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初期存在诸多困难,有较大的资金需求。

于是,该行投放2.3亿元信贷资金,用于支持高桥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及配套设施建设,建公路、修车站、建附属用房,解决搬迁后人口出行问题。

“现在路通了,山里的人走出去了,咱们的方竹笋也不愁卖,现在,仅靠卖笋每户村民至少能收入两三万,勤快点的还能有十多万呢。”刘奎介绍。路修通后,山货供不应求,村里还请来专家免费讲授干笋加工技术,慢慢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出售一体化运作,产业逐渐兴旺了起来。

产业扶贫带来好日子

秋意渐浓,阡陌纵横的田野小道间,有孩童的玩闹声,也有驻足流连的摄影人。石溪镇的万亩梯田风光已经成为游客们打卡的网红景点,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离不开农发行的倾力相助。

因地制宜用好资源,助力发展农旅产业是农发行南川支行支持当地精准脱贫的有力举措。在了解石溪镇现状后,该行迅速组织信贷精锐力量,主动上门对接,以高标准高质量要求推动项目审批落地,投入9.5亿元信贷资金打造重庆南川清凉山特色农旅融合一体化建设项目(一期)。着力打造集梯田观光、乡村休闲、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度假旅游目的地。

现在,清凉山项目已经启动建设,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已经部分完工,石溪镇的万亩梯田美景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梯田中生产的盐井大米走进了千家万户,旅游产业与大米产业融合发展,带来了当地老百姓的好日子。

村民赵永辉和丈夫一起从车辆运输开始,做鱼塘承包,建养猪大棚,目前又开始经营民宿生意,她说:“咱们盐井村的老乡都要奔小康,一个都不落下。”

农发行南川支行行长刘皓表示,将继续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深挖脱贫致富“好法子”,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