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PDF版
扫描二维码使用手机阅读本篇文章
发刊日期:2020年10月26日 > 总第463期 > B7 > 新闻内容
农商银行需系统性探索企业文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 梅林

【农村金融时报】

文化兴则银行兴,文化强则银行强。 企业文化建设是关系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性工程。

近年来,各地农商银行愈加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了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促进业务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力度得到不断加强。总体来看,农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系统性不够、体系化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缺乏系统企业文化支撑战略目标。虽然农商银行明晰了支农支小市场定位,但未及时配套系统的企业文化,全行在执行战略定位过程中立场不够坚定,服务、营销、管理不够专注,致使经营不够稳健,发展缺乏持续性。

二是缺乏系统企业文化凝聚全员共识。农商银行对企业文化的构建还比较松散,市场和员工的认可度还不够高,认同缺失、自信缺失现象依然存在,还不能抵御发展过程中各种乱象思潮。相较于先进同业机构,经营发展总体偏缓偏慢,企业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作用亟待加强。

三是缺乏系统企业文化助推改革发展观念。

四是缺乏系统企业文化融入地方经济的经验。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面多量广,涵盖战略定位、业务发展、网点转型等方方面面,需要深入谋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构建核心价值理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策划项目领导小组,对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策划进行领导,与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项目组进行对接,统筹并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对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策划方案进行审核及对工作进行决策。

二是强化银企合作。引入第三方公司,开展企业文化、产品品牌、空间形象全方位企业文化策划项目建设合作。其中企业文化系统策划板块包括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精神等文化系统构建,VI设计等物质文化系统构建,企业文化布点规划设计。

三是强化调研走访。通过信息资料研读,区域文化探索,中高层访谈调研、普通员工座谈、一线现场走访、客户问卷调研,梳理企业文化脉络,筛查文化因子,反复修订完善,形成概念定位报告。

四是强化提炼分析。对概念定位报告深化,对企业文化核心价值、使命、精神、愿景等进行深度提炼,对产品品牌进行系统化整合,对营业网点功能分区、形象空间、主材及工艺进行细化设计,形成具有指导价值、可视化的企业文化、产品品牌、空间形象手册,建立标准与规范,构建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阶段:加强文化推广,提升品牌形象。

在前期领导小组对企业文化与品牌形象策划项目审定基础上:

一是推进文化上墙,打造看得见的文化。根据设计的形象标识,重新布局,全方位推进企业文化上墙,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

二是推进项目导入,打造易复制的文化。第三方公司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组成员进行成果展示、讲解。开展企业文化内训师培训,建立一支由农商银行业务骨干组成的内部宣讲队伍,层层宣讲,形成良好文化氛围,为文化的落地深植夯实舆论基础。

三是推进外部传播,打造说得出的文化。开展品牌发布活动,邀请系列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报道,扩大品牌传播影响力。拍摄形象、产品宣传片,制作品牌文化画册、企业文化口袋册。利用广告牌、电视广播、楼宇电梯、网站报纸、微信微博等渠道,加大形象、产品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影响力。

四是推进内部宣导,打造能体验的文化。通过开展征文、论坛、演讲、研讨、自学等形式,调动全员学习积极性,强化对核心理念的认识,入脑入心,形成推动全行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自觉。

第三阶段:增强综合竞争实力。

一是完善制度文化体系,打造会管理的文化。对存量制度进行重检,对不符合核心层理念的部分进行修订,确保现行的风险和授信制度与倡导的风险文化相一致。

二是建立检测评价机制,打造可把控的文化。邀请第三方专业公司,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效果后评价,对企业文化建设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落实不到位的及时完善,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真正落地落实、长治长效。

三是开展文化专题活动,打造有抓手的文化。在业务层面抓好融合,切实把企业文化和党建与群团文化、人才与人力资源管理文化、绩效文化与执行力文化、营销文化与服务文化、信贷文化与风险合规文化有机融合。

作者为江苏东方农商银行党委委员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1-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农村金融时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京ICP备12006656号